我只是夫子_第387章 修建运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7章 修建运河 (第3/3页)

来往,我大秦也必定能够得到不少的战马。而且据说在这熊汉锅里还有不少的美食,而且还极有可能有着新的良种作物。在大秦的东边,这里还有一个秋叶国……”

    孟海一边说着,一边分析起了大秦东边的各个小国。

    相较于大秦的南边小国如云,大秦东边的小国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七八个。

    毕竟大秦的东边崇山峻岭,大秦的东北边还有一片海,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讲,将重心放在大秦的东边,都是极为有必要的。

    赵宣懵懂地点了点头。

    虽然不知道孟海所说的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但是他觉得自家老孟说得对。

    于是熊孩子说道:“所以你来找我干啥?”

    孟海看着熊孩子继续眨动着那懵懂又无知的大眼睛,他只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还得要手把手地告诉熊孩子该如何谋划后续事宜。

    孟海像熊孩子阐述了修建运河的重要性,赵宣通过各种各样的疑问,也明白了孟海这么做的目的。

    于是熊孩子说的:“所以你是要去云来郡和海窝郡?”

    此次东边地震波及最广的两座郡城,其中一个是云来郡,一个是海窝郡,这两座郡城也是运河两边的郡城。

    孟海刚刚向熊孩子阐述了修建运河的重要性,所以这个时候的赵宣自然而然地认为孟海是要去云来郡和海沃郡亲自cao办这件事。

    孟海听了熊孩子的话,却摇了摇头。

    “这件事我才不去呢……”

    孟海的回答让熊孩子大眼睛眨了又眨,双眼之中全都是茫然之色。

    孟海说道:“如果我真的去那两座郡城中间来往的路程,就要好几十天的时间。而且那个地方天寒地冻地,我一个连修房子都不会的人,去那里做什么。”

    赵宣皱着眉头说道:“所以你是要派人过去?你已经选好了人?”

    孟海点了点头。

    “我这里的确有两个人推荐,一个是工部主事谭安,另一个也是工部主事何文豹。”

    孟海在许久之前明京郡熊虎县那场地震的时候就与这二人合作过,由于这二人都是秦国工部官员,所以当时无论是盖房还是修路,都由这两个人主持。

    孟海与这二人合作过,虽说与这二人在那件事过后就没什么联系,但是当时合作的过程当中都给彼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而且这两个人的专业知识方面也的确不错,让这两个人去修筑河道,修筑运河,也算是物尽其用。

    赵宣似乎听过这两个人的名字,但是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这两个人。

    熊孩子想不出来,这两个人干脆不想了,既然这两个人有什么好推荐的,他自然是相信孟海的。

    于是熊孩子一挥手:“行,我一会儿就将方清国招来,到时候让他草拟一道圣旨拿给我父亲盖个章子就完了。你就安排这两个人吗?两个人够不够?要不要我把工部的左侍郎或者右侍郎派给你?”

    孟海赶紧摇了摇头。

    孟海又说道:“单凭这两个人自然是不够的,到时候我会派个人跟着那两个工部主事,当然,我所指派的那个人不会打扰正常的河道修建。”

    谭安与何文豹虽然与孟海有过合作,但是这两人毕竟是朝廷的官员,所作所为都要以大局为重,而且这两人也会以赈灾的名义前去云来郡和海窝郡。

    既然这两人都是朝廷的人,孟海自然也得要派一个自己人与这两个朝廷中人一同前去,这两座郡城。

    孟海这边已经选好了人。

    陈小丁道。

    他是陈大年的弟弟,同父异母的弟弟。

    陈大年那可不是独生子女,他的父亲陈理娶了好几房的妻妾,所生下来的子嗣也有七八个。

    其中,年纪最长的就是陈大年。

    陈大年诸多弟弟当中,与他关系最好的就是陈小丁。

    虽然这兄弟二人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是这兄弟俩的关系比同母所生还要密切。

    尤其陈小丁也颇具商业头脑。

    陈大年一个人打理海宣司肯定是打理不过来的,所以他就需要有人帮忙。

    陈大年也收了不少弟子,但是这些弟子目前也只是学点皮毛,唯独他的这个弟弟陈小丁,虽然在有些意见和看法上与陈大年有所不同,但是商业头脑却使得他对许多关于钱方面的事情看得格外敏感。

    而且陈小丁对于钱,只是单纯地想要赚越来越多的钱,但是并没有通过违法乱纪或者其他歪心思去搞钱的想法。

    孟海在元日节的时候去拜访过陈大年和陈小丁,宇宙兄弟二人处得也不错。

    有的时候他去海宣司,陈小丁就陪同在陈大年的身旁。

    可以说,陈大年有了陈小丁这个得力助手,省去了他一半的烦忧。

    所以关于云来郡和海窝郡两个郡城修建河道的事情,孟海就打算交给陈小丁去做。

    孟海忽然想起了什么,又拿起了桌上的地图仔细地观瞧了起来。

    在云来郡和海窝郡两座郡城周围,画着许许多多的道路,其中官道就有四五条,还有不少的小道。

    孟海目光露出沉思之色。

    刚刚他把所有的心思全部扑到了修建河道上。

    因为将一条运河修好,从京城来往于云来君与海沃郡,无论是贸易还是人口流动,无疑会加快不少。

    但是这个时代最突出的交通方式,还是靠官道的步行,或者骑马坐马车。

    孟海盯着面前的地图,赵宣看着孟海。

    这熊孩子似乎看出了点什么,他有些诧异地问道。

    “老孟,你不会要修路吧?”

    孟海听到熊孩子这话,倒是向他投去了诧异的神情。

    “太子殿下为何有此一言?”

    赵宣乐了。

    “你我还不知道,之前把京城内内外外的道路都修了一遍。用你之前的话说,这叫做以工代赈。当年,熊虎县地震的时候你用的就是这个办法,现在云来郡和海窝郡两座郡城地震,灾后重建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那些百姓灾难过后的日常活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