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 请人当校长 (第1/3页)
中华的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已经出来了。 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变法的内容基本上都被推翻。 但这个京师大学堂还存留了下来。 最高学府,也是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也就是能在京师大学堂学习,基本上出来就能当官的。 包分配的意思。 但是现在停办了。 去年被俄军给占了充当了兵营。 校舍、书籍、设备严重毁坏,目前还在停办的状态。 闰土还是要在嘉善把大学给搞起来。 同时军校也得搞起来。 学中学的老师还好,特别是学启蒙的就更加好。 可大学的是真的有点难找。 需要很大本事。 一所大学是否牛,首先要看就是师资力量。 就像以后的大学,人家比的也是有多少教授,发表过多少论文。 嘉善目前就搞一个大学。 最要紧的就是要先把校长的人选给定下来。 闰土终究只是一个人,太多的事情忙不过来。 但是军校的校长职务,他要兼任。 当今这个年头,最重要就是需要枪和人。 军队要抓在自己手上。 如今的嘉善有六千新军。 一百挺机枪。 就算是上海滩的洋人打过来也能拼一把。 思索着校长的人选。 绍兴就有一个。 蔡圆陪先生。 后来京城大学的校长。 这位应该是近代以来最优秀的一位校长了。 在京城大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把之前不良的风气彻底转换了过来。 蔡校长是前年回到的绍兴。 之前一直在京城做官。 简历相当可以,22岁时中举,25岁时,经殿试中进士,进翰林,殿试策论成绩为二甲三十四名。比闰土还略高些。 闰土还靠着外挂。 百倍的时间去思量。 要是在后世有着这个外挂去考编,笔试分估计也是遥遥领先的。 他没有参与戊戌变法,但属于同情变法的一类人。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也看透了,直接辞官,离开了京城回到了绍兴去,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想到这儿,闰土当即准备去往绍兴。 嘉兴这边的工作稍显得复杂。 没有嘉善那么好搞。 势力错综复杂的。 不能随心所欲。 慢慢来。 和绍心距离不远。 第二就到了中西学堂来。 找到了蔡先生。 三十多岁,正是风华的时候。 “蔡先生好。” “若松先生。咱们虽然从未谋面,但我在绍心这两年可是听了不少关于你的消息。不知道若松兄这次找我有什么事吗?” 他知道闰土在嘉善那边干了一些事情。 不然的话是真的不想跟朝廷官员再打交道。 他已经对朝廷彻底的失望了。 闰土:“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在嘉善创办了一所大学,想请蔡先生出任校长。” 蔡先生:“教育正是我追求的理想,民族要强大,根子在教育。” 闰土:“蔡先生的想法跟我不谋而合,在嘉善,首重教育,培育人才,大办实业。改革创新,定能重振中华。教育救国,人才救国,科技救国。” “你觉着朝廷还有的救?” 闰土:“救的是中华。蔡公知道孙先生吗?我了解过他,最多十年,中华会发生巨变。” 蔡先生震惊了,他知道闰土如今可是朝廷命官,竟然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闰土:“蔡公,来嘉善吧。依托着嘉善这块土地,去改革,我中华民族就有了希望。创建世界一流学府,一流大学。网罗人才,培育人才。希望先生能树中华现代教育之旗帜。为中华培养栋梁之才,创办新学。还有嘉兴教育总长一职也希望蔡公能兼任。” 闰土的比较的恳牵 蔡先生的确是最佳的人选。 别冉来,他还不放心。 但若是蔡先生,教育这一块,闰土直接就能放手了。 只要大拨经费。 权力全都下方,全力支持就校 “承蒙若松兄看重。我本不应拒绝。前些接过一封信件,是上海澄衷学堂发过来的信件,邀请我去当校长。那边也不好拒绝。” 一个高中的校长。 嘉善虽然是大学。 但是初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