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入红尘【求月票】 (第2/3页)
对于不知道窃皮妖祟的大洛百姓来讲。 这三天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光怪陆离。 甚至,由于事情发生的太快,又解决的太快,许多人都险些以为自己身处梦中,完全陷入了茫然。 直到洛帝昭告天下,将妖佛之事广而告之。 他们才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 妖祟窃皮、霍乱人间…… 如此惊世骇俗之事,倘若不是各宗各派都站出来证实,哪怕是洛帝亲自开口,同样会有很多人拒绝相信。 不过,如今已经尘埃落定,人们心中只剩下了后怕。 幸好近些年来,佛宗威信大幅下降,各地佛寺香火渐薄,许多人仅在家中供奉泥佛,不怎么去寺庙拜佛。 否则的话,他们前往佛寺的行为,岂不是等于自动送入妖口? 想到昔日妖佛之宗的诸般劣迹。 人们后怕之余,对帝师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根据朝廷的说法。 他不仅在几百年前就发现了妖佛之事,揭破了妖佛的诸多大案,更是创造照妖妙法,化身大日,普照世间! 两尊妖佛被擒拿之后。 亦是帝师执掌屠刀,于万众瞩目之中,将它们斩于帝都菜市口,将妖孽彻底诛杀,震慑天下! 尤其是不动妖佛被诛杀前的表现,令世人浮想联翩—— 据帝都百姓讲述。 不动妖佛身躯残破,跪伏于刑场。 它在行刑前,大声询问帝师。 “我窃佛之名,落得此般下场,也是理所应当。” “临死之前,我只想知道,您究竟是哪位世尊?” 帝师并未回答,斩落其首。 然,纵身首分离,魂飞魄散。 其亦怒视苍天,似心有不甘。 这般表现,实在很难不让人有所联想。 再加上,妖佛之宗被灭,世间仅剩心佛之宗。 那些心佛弟子本就认为帝师乃心佛之师,是心佛之宗的创立者,如今得知帝都发生的一切,更是将帝师视作真佛化身—— 要知道,妖窃佛名,自诩佛陀,暗行鬼祟,祸乱世间。 这对于佛门来讲,是何等的亵渎! 对于那些信奉佛门的弟子们,更是足以令信仰崩塌。 但是,如果换个思路想呢? 妖窃佛名,触怒真佛。 祂降下化身,步入凡尘,便是为了惩戒这些胆大包天的妖祟。 至于为何要等到妖佛之宗遍布天下,才出手惩治…… 这也很好解释。 传说时代,便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 佛陀沉眠于三界之外,一个念头便过去了千年万年,祂出手晚一些倒也正常。 这种猜想,并非只流传于心佛弟子之间。 茶楼说书人借用了这个猜想,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一番,再讲出来的时候,事情已然变了味—— 妖祟窃人皮、称佛名、乱世间、欲乱天下,却遇真佛降世,化身大日,照破阴谋,一招灭杀。 临死前,叹天降真佛,非战之罪,死不瞑目。 许多百姓都很喜欢这个故事。 对于帝师的“真实身份”,也因此深信不疑。 然而,当那些心佛弟子,或是崇慕真佛的人赶往帝都,想要见一见传说中的真佛化身时…… 却发现,帝师已然消失不见,不知去了何方。 世间仅余留佛陀降世、灭杀妖佛的市井传说。 纵岁月流转,沧海桑田。 再不见真佛。 …… “我要走了。” 时间来到斩杀两头妖佛之后。 刚刚离开菜市口,江贺便向众人告别。 几百年来,他步步为营,彻底覆灭了妖佛之宗。 并且,与历史记载里导致了大洛毁灭,生灵涂炭,修士不存的百宗灭佛相比。 如今的三日灭佛,受到影响的基本只有灵州与各地佛寺,就连各宗、朝廷都损失不多,百姓更是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结束。 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 接下来,大洛将进入真正的繁华盛世! 直到几千年后,盛世不再,乱世降临,王朝更迭,武朝登场…… 那已经跟江贺没有关系了。 他已然心满意足,决定归隐山林,用剩下的几千年寿命,去修行各种神通妙法,完成熟练度的积累。 毕竟,越往前面的时代,天地上限越高,修士们成长到极限的速度也就越慢,寿命也会更加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