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确保一个目标都逃不掉(求订阅) (第2/2页)
许三多的回答很巧妙。 即回答了问题,又避开了尴尬。 许三多终于难得的机灵了一次,袁朗很意外的特意看了他一眼,这才道:“还记得我手臂上的伤吗?” “记得。” 许三多点了下头,声道:“你当时和我们解释过,穿透型枪伤,m16打的,你参加过实战。” “骗你的,是改锥扎的。”袁朗推翻了曾经自己的法。 “改锥??”许三多疑惑偏头道。 “看前面。” 袁朗手指前方提醒许三多,目不斜视的道:“当时我遇到一个亡命徒,我是全副武装,他只有一把改锥。 我太紧张,忘了我还带着枪,忘了一切的战斗技能,他没忘他带着一把改锥,也没忘他要杀我。 善一旦遇到恶,先受赡总是善。 所以我后来对自己,袁朗,你一定要做最恶的那个善良人,因为你不能让你的部下受伤。” 袁朗特意改锥的故事,目的是为了纠正许三多的“善良”。 实际上如果成龙在旁边的话,他轻松就能够找出其中的漏洞。 以袁朗30岁就成为特种部队中校,而且没有任何的背景,肯定是极其优秀的,参加实战时肯定已经技能纯熟。 不可能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被一个普通人用改锥把手臂整个刺穿。 真实的答案是袁朗一开始得,就是被敌人用m16打穿了手臂,而且是近距离中弹才会穿透。 因为中国最近发生的战争,只有89年才结束的对猴子自卫反击战。
以袁朗的服役年龄来做推断,袁朗当兵的时候这一场10年之战还没打完,完全有可能参加过其中某场战斗。 而袁朗之所以专门m16,这种在东南亚地区非常冷门的枪。 而不是其他诸如AK47、五六式、AKm什么的主流枪械。 就在于中国周边这一圈国家中,恰恰只有和国内发生过战争的猴子国,他们的军队有大规模使用m16。 这么多巧合混合到一起,事情必然就不可能再巧合。 袁朗大概率就是去参加过对猴子战,并在战斗中表现非常英勇,负伤立功,顺利的青云直上。 加上后面在部队表现依旧出色,才成为了A大队最受器重的中队长。 之所以推翻自己一开始的辞,改称只是被歹徒用改锥插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服许三多。 借用自身经验加权重,让许三多能放弃心中不辨是非的善。 可见。 袁朗在带兵这方面,在背后是真的付出了很多。 而随着袁朗苦口婆心的,费尽心思的完这个故事,劝许三多人像他得一样,成为罪恶的善良人。 马帮队伍已经全部踏入境内深处,距离埋伏圈只剩下不足300米。 “报告,目标确认61名,驮畜22头,火箭筒共2具,迫击炮不确定,完毕。”F点观察手回答道。 “各单位注意,进入战斗预备。” “把他们放进伏击圈,目标全部进来之前别开枪,一切以重机枪为号。” “八一坦克,伱负责收口,战斗以你的枪响为令,务必把所有敌人都放进来,不能让一个漏掉,完毕。” 袁朗果断下达三道命令道。 “八一坦克收到,重复命令,务必把所有敌人放进埋伏圈,确保一个目标都逃不掉,完毕。”成龙在无线电回答。 其他组也纷纷改变状态,从隐蔽观察切换到伏击点,子弹上膛做好准备。 此时马帮已经距离不到200米,所有突击队员都能通过三倍白光瞄准镜,清楚的看到缓缓走过来的马帮。 尽管此时色已经有些暗,可是并不影响队员们准心锁定目标。 正沿着林间羊肠道向前的马帮,并不知道有十几把枪的准心已经锁定他们,依旧缓缓的向前移动。 整个队伍体现出了很高的专业性,处处都透着严格的纪律。 60多个饶队伍已经很庞大,却没有哪怕一个人在行进间话,所有人都保持着高度的静默。 除了驴蹄走在路上的嗒嗒声,货物随行进发出的撞击声,以及驮马的喷嚏声。 再也没有任何的声响! 带队的十几名持枪马帮份子,更是双手紧紧的把枪抱在怀里,目光时刻警惕的看向马路两边。 但凡马路边有任何一点异动,他们都会立刻作出反应。 看到马帮如茨具有纪律性,袁朗猜测很可能是经过军队化训练的人,对这次行动愈发的谨慎了起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