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雪原宗门现 (第1/2页)
我有一颗长生瞳正文卷第112章雪原宗门现晴空万里,白日高悬。 茫茫大地已被积雪覆盖,阳光照射雪地,反射着刺眼光芒,却毫无一丝暖意。 长长的队伍,行走在雪地上。 所有囚犯都冷得直发抖,双脚几乎麻木,但没有人敢停下。 方才有人倒地不起,只是昏迷而已,却被直接砍了头。 这下,就连最凶残的杀人犯,也不敢有半丝反抗。 他们不知道的是,朝堂之上,提议送囚犯服劳役的那位大臣,还有后续策略: 随着二十万边军回归,京中必然粮草不足,乱世之下需重典,京兆府今后当加重刑罚,既能震慑人心,又可用囚犯替代百姓劳役,以示恩典…… 这是一石三鸟之计。 一来可稳定京城治安。 二可分化驯服百姓。 三能名正言顺处理掉一批人。 百姓只会欣喜于免除劳役,却不会注意到,自己成为被牺牲者的概率,也会急速增高。 而雪原上这些囚犯,也不会知道,自己已踏上不归路…… ………… 人头滚在雪中,鲜血已凝固成冰,尸体更是冻得梆梆硬,就那么随意扔在路旁积雪中。 张彪视线扫过尸体。 他能感觉到,一股惊恐怨恨的意念逐渐消失,堕入灵界,恐怕没多久便会化为厉鬼。 按情报所述,边军大营将安排在京郊西长风渡附近,距玉京城二十里地。 这个距离最合适,既能拱卫京师,又能通过大运河,直接威慑潞州与怀州。 当然,还有一层意思。 若边军生乱,这个距离,也能让玉京城有反应时间。 眼下才走了三里地,但路上已有两人冻死,三人被砍头。 张彪望向远方队伍,眉头微皱。 要救人,必须在十里之内动手,因为三十里外就是边军大营。 骑兵出动,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押送的骁卫有上千人。 这么多人,他术法再强也没机会,除非天地门能制造出混乱。 可茫茫雪原,视野辽阔,连埋伏的地方都没有,至今没看到天地门人。 不会见难度太大,放弃了吧…… 张彪微微摇头,立刻加速,双足发力,压低了身子在雪原上奔驰。 囚犯队伍前行速度很慢,他即便绕了个大弯,也只用一炷香的时间,便来到了队伍前方。 距京城十里地的一处密林中,余子清正在焦急等待,不时抬头张望。 忽然,黑雾炸裂,显出张彪身影。 “张大哥!” 余子清松了口气,连忙上前拱手道:“小船就藏在河道中,救出人来,便可顺着青龙河直通十里坡,但咱们需要时间躲过追兵。” “天地门那边可有消息。” “问了一些师兄,但这种计划,不会让我们这些外围弟子知道。” “罢了,见机行事吧。” 张彪微微摇头,望向前方。 他此刻已戴上傩面,并未掩饰。 余子清面色不变,心中却波澜起伏,激动万分。 他只晓得这位张大哥是修行中人,却没想到是鼎鼎大名的太岁。 太岁凶名,已从京师蔓延到周围,百姓以讹传讹,越发夸大,简直成了乱世妖魔一般的存在。 当然,他也没想过去告密。 一来张彪屠戮李府,帮他报了大仇,二来朝廷那帮人的德性,他清楚得很,否则其父也不会含冤而死。 “张大哥,快看!” 余子清忽然眼睛一亮,指向右侧。 只见青龙河西南方,有五六艘货船缓缓驶来,船上之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浑身戒备,不时打量远处。 “是排教的人!” 余子清激动指着船头猪婆龙标记。 “没错。” 张彪自然认识,微微摇头道:“怪不得天地门敢救人,原来得了排教相助,也不知花了多大代价。” 就在这时,东北雪原上,又出现百骑,策马扬鞭飞驰,马蹄下雪花飞溅。 为首者,赫然是苏晚娘。 她一袭白色戎袍,身背长剑,乌发高高挽起,显得飒爽英姿。 周围人打扮,也是僧道儒丐皆有,马术娴熟,手持各色利器,一看便是江湖中人。 “是天地门几位门主!” 余子清激动道:“那青袍黑脸的,是风门门主阴天成,白须儒生是我册门门主吕墨,还有爵门门主李三姑。” 张彪则眉头微皱,“如此大张旗鼓,必是诱敌之策,但时机不对啊…” 正如他所说,这么大动静,负责押送的骁卫将领自然已经看到,立刻下令道:“戒备!” “弓弩准备,敢靠近立刻射杀!” “发信号,通知边军!” 嘭嘭嘭! 话音未落,路旁雪地便雪花四溅,弹出一颗颗木球,轰然炸裂。 烟雾迅速扩散,队伍瞬间大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