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贫道不与傻子讲理 (第1/2页)
“公子,我们快到神华楼了。”朝霁从窗口收回目光说道。 床上打坐的嘉年闻言松了口气,安心笑道:“看来就算是纯阴夫人也不敢在星舟上闹事。” 他们此刻所乘坐的渡船名为星舟,是属于神华楼的跨洲渡船。 距离章平国外的那场截杀,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从二人抵达渡船到现在,心情一刻都没有放松,所幸纯阴夫人没有丧心病狂到敢在神华楼修士的眼皮子底下大动干戈。 嘉年走出房间,朝霁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 二人来到船头,白玉栏杆后已经站了不少人。 有的是外地人,想来见识一下玉皇京五城十二楼之一的风采;有的是本地人,乘船顺路返回家乡宗门。 渡船前方有一座云海,像是一大团棉花。 下方传出一声类似于鲸鱼的嚎叫,悠扬而苍凉。 这条星舟渡船,竟是一条鲲鱼,长数千里,托起一座同样数千里宽的山峰。 它前鳍划过虚空,如行在水中荡起层层波纹,白云缠在它的鳍上,像是两条长长的披帛,尾鳍上下扇动掀起大风,宽广厚实的背部是星空的颜色,腹部如云般洁白。 它行过的地方,总会洒下晶莹雪花般的星芒。 朝霁说它并非活物,而是神华楼修士使用数以百万计的仙材,以机关术和道法打造的飞行法宝。 其品阶,大致相当于一件半仙兵,而威力,则等于一尊蹈虚境的修士。 嘉年感叹不已。 云海左右分开,天空像是架起了一座长桥。 长桥尽头,便是那座光华璀璨的气派楼阁。 神华楼建于常阳山之上,共有一楼五阁十八亭,楼顶高过云端,下方白玉广场中有一座座紫气蒸腾的铜鼎。 云海于楼顶塔尖下垂奔涌,与紫烟相连,有百川归海,天文垂象之蔚然奇景。 星舟驶入神华楼地界内的青屏山招摇峰渡口。 渡口的天慢慢暗了下来,云海如潮水般拍向各大山头,又在林木间散去。 有一位身穿紫色道袍,身材高大的中年道人站在渡口处。 他黑色长须及地,左臂上搭着一柄玉拂尘,腰间佩剑。 云潮涌来,他也只是微眯双眼,一身道法自动分开浪潮,使之丝丝缕缕向两侧飞去。 他是神华楼楼主玄谷的嫡传弟子,道号清和。是俱卢洲公认,神华楼最能打的道门高真。 神华楼迁到北俱芦洲之初,曾有两大宗门上门挑衅,就是被这位真君老爷一巴掌一个全部放平在山脚。 后来又有其他宗门弟子在自家洞天福地内,借着酒劲说了几句关于神华楼不中听的话,不知怎的传入这位耳中,于是他下山又上山,带回了那位宗门祖师堂嫡传,关在神华楼埋头抄写《清静经》一百年。 从此得了一个神华楼脾气最臭的真君称号。 护送星舟的人是神华楼坐忘一脉的道长,姓刘,名归禾。 论辈分,他该称呼清和道长一声师兄。 星舟靠岸,刘归禾走下船来笑问道:“清和师兄,何事有劳你亲自出门迎接?” 清和道长与这位师弟打了个稽首,道:“奉师命在此等人。” 刘归禾惊讶。 是谁能让久不问世事的玄谷师伯派人来接? 他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 清和道长看见一双少年少女下船,走了过去。 路上认出他的人都连忙后退让开,一脸惊悚。 人的名树的影,清和能得到俱卢洲修士尊重,甚至敬畏,都是真材实料打出来的。 嘉年正想着该怎么弄清楚桃良让他到神华楼来的目的,却发现朝霁一脸如临大敌的模样,头顶的光线又暗了下来。 他转过头,一名高大的道士站在他跟前,背对太阳,看不清脸,唯有一股压迫感扑面而来。 嘉年眯起眼适应了下阳光,方才看清尊容。 那个一看就很能打的道士,打了个稽首,道:“嘉年道友,贫道清和,奉我师玄谷之命,请你上山。” 嘉年呆了一下,连忙回礼。 “晚辈嘉年见过清和前辈。” 清和道长微笑道:“嘉年道友,随我到山上去吧。” 嘉年犹豫片刻,再次稽首道:“蒙天君抬爱,在下诚惶诚恐。只是在下乃江泽之民,面见高真恐失礼数,因此不敢叨扰。若天君有事吩咐,只管心言一句便可,晚辈就在城中落脚。” 熙熙攘攘的渡口一下子安静下来。 朝霁闭上眼,心生绝望。 嚯——小子好胆识! 刘归禾佩服嘉年的过人胆量。 在俱卢洲,知道清和道长为人,还敢拒绝的人,绝不会超过双手之数,年轻一辈中,恐怕除了小师妹,一个也没有。 如果只是清和师兄自己的邀请还好,可既然是师伯有令,还敢在最为尊师重道的清和师兄面前拒绝…… 刘归禾暗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