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新兵新人 (第2/2页)
日说时时说,自然便信了。” 陈元笑道:“你原来是做什么的?” “小人原来跟人说书,还没学成师傅就死了,因为能说,就又给人算命。” “难怪,那好,你以后就做教师队的队长,我的军队不但要教士兵认字识礼,还要有思想,我给你十个人的名额,这些教师都由你来选,月饷三缗钱,归我直领,以后每营(五百人)士兵派两个教师,这些教师只对你负责,不在军队主官的考核之内。你的权力是可以考核士兵两成的成绩,除了刚才说的那些事情,你得自己想办法让士兵们认可你,多跟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心态动向,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反感,士兵的动态要及时向我汇报,不合格的教师你可以撤换,但是三个月新兵训练完了若是达不到我的要求,就要撤换你。” 黄念恩磕了个头:“是,大人,属下知道如何去做,该说什么该教什么都会跟那些先生交代清楚。” 教师的招聘名额扩大了,招什么人黄念恩把关,最后带来见陈元,陈元只是意思一下,他相信黄念恩知道招什么样的教师。至于第一个教师李渔,他不打算让他跟着黄念恩,他还缺个文书,郝东毕竟年纪小了点,文化底子差点,当个亲兵传个令挺好。 会数算的简单,他把罗胖子叫来只一天下午就招够了四个账房,周少勇领着四个账房欢天喜地的走了,罗胖子还夹带私货给自己也招了两个助手。 大夫五天了只招到三个人,陈元没办法只好慢慢招人了,看来这年月郎中大夫生活的还可以。农事管理更不好招,这年月懂农事的没文化,有文化的没几个愿意学农事,陈元只招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叶大会。陈元和这个叶大会谈了很多,土壤,育肥,轮作,灌溉,良种,农具,等等,陈元觉得这个叶大会和梁赞有的一拼,叶大会觉得这个年轻的武夫当兵可惜了,应该去从事农事造福百姓。
工匠的招收很顺利,那个年月工匠的户籍属于贱籍,能入军籍那是晋身的机会,因此报名的最多。陈元很重视工匠的选拔,尤其对有冶炼金、铁、铜等经验的匠人都亲自面试,从这些面试中陈元还真发现了几个不错的匠作。 唐作向,冶铁匠,擅长打制铠甲和兵刃。 郭驴子,铜匠,擅长打制铜镜和铜水壶以及各种铜制品。 梅永和,冶金匠,造过钱币,炼过黄金。 最令陈元高兴的是他发现了一个怪才,一个还俗的道士,五十二岁的柳静祖,这个假老道会冶炼各种金属,还会炼丹,他之所以还俗是因为他不但把他自己的道观烧了,烧死俩徒弟;还把他借宿的道观给烧了,烧死了三个同道。一句话,他在修道的世界里已经没朋友了,因为和他做朋友非常危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做为学过材料的理工男,陈元掌握的知识不是柳老道能比的,俩人只谈了一个下午,柳老道就被陈元忽悠进了军队,他非常想看看陈大人说的能把人带上天空的气球,能让人看得很远的镜子,能让天地为之颤抖的雷霆,他不知道陈大人是怎么知道,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些东西,但他看陈大人的眼神,他知道,陈大人的眼中和他一样,都是热爱,因此他很期待那些东西的现世。 而陈元对这个老道也不一样,其他的工匠他都让罗胖子领到麻子墩帮忙,而陈元特意让周少勇去县衙门给黄知县打了招呼,把当初的那个下马台村的几千亩林地要了过来,然后带着柳静祖一起去看柳老道新的道场。 县城西南三十里,罗山脚下,下马台村,柳老道听周少勇说陈大人特意给他要了方圆几千亩的地方折腾,心里还是很自豪的。这个地方很好,除了附近的农户和猎户一共只有二十户,不到一百口人,陈元找了个小型的山谷,入口处只有两百米不到,四周都是三四百米的山峰,山谷里面大概有地五十余亩。 “道长看看这个地方你还满意不?你以后就在这里做实验吧,此地安静,安保条件也合适。”陈元看着面前的山谷说道。“好,很好,太好了,这个地方烧起来死不了人,哦,不,这个地方烧起来跑起来方便。”“哈哈哈,道长,以后尽量不要烧起来。” 回了县城,陈元让人通知贾老六把当初烧制玻璃的那些匠人带过来,他让周少勇给柳老道买齐生活用具,雇佣些泥瓦匠和木匠,带着贾老六的那组人去了下马台。他给柳老道和贾老六的任务是在入冬前把生活和生产用房以及琉璃窑建起来,有什么需要找李渔,让李渔每五天去一趟下马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