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从今天开始赚钱 (第1/3页)
赵致自然胸有成竹,在现代生活了那么长时间,被各种营销手段轰炸,若是拿不出营销法子,那可真白活几十年。 稍微理了理思绪,随后看向两人,声音中满是自信: “你们可知水浒?”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明朝中叶大行于世,永平府也时有说书人,于市井上说《水浒》,王宝和刘江自然知道。 《水浒传》在明朝算不上什么禁书,江南的书坊刊印量极大,各地还有相应的改编版本。 他们两人不知道赵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点了点头。 “《水浒》中有武松三碗不过岗,咱们何不也来一个三碗不过岗?咱们竖起幡子,支起摊子,摆上三碗酒,谁若是能喝三碗酒,直直的走完一百步的直线,那这三碗酒便白送给他,若是走不完,支付一半的价钱便可离开,只有三天时间。”赵致说道。 客栈中鸦雀无声,两人都被赵致的法子给惊住了。 这种法子,他们压根想不出来。 不过,里面的缺陷还是被王宝敏锐的发现。 “若是人人都能喝上三碗酒,并且走完百步直线,该怎么办?咱们岂不是要赔死?若是他们喝了酒,不给钱,又怎么办?城中青皮流氓众多,他们到时候跑过来占便宜,又该如何?”王宝眉头紧皱。 他不觉得赵致这个法子好,毕竟,不可控因素太多。 这个法子最主要的目的是造势,是让城中人都知道惠兴楼售卖烧酒。 人,尤其是青皮流氓,对于不花钱的东西,可非常热衷。 到时候喝了酒,胡乱耍混,一般人还真吃不消。 赵致显然料到了这个问题,他胸有成竹的说道:“掌柜啊,我记得您在衙门中有亲戚啊,到时候把他找来镇场子不就行了,再给他点钱,什么事不都解决了?!”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能开馆子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 明朝的衙役制度讲究父死子继,几百年下来,这些衙役在当地便组建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王宝就有一个亲戚在知府衙门中当差,地位不怎么高,只是一个小官,但关键时候,还能起几分作用。 王宝每年都要给这个亲戚塞一些门包,给一些好处。 也正是如此,才没有青皮流氓上门闹事。 王宝忽然眼前一亮,猛然一拍自己脑门,“我怎么没想到这茬啊!” “咱们拢共才三天,不怕什么,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赵致在旁边鼓吹着。 王宝稍作思考,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好,那就干了。” ...... “三碗不过岗”定在了五天后,赵致开始了大规模的勾兑美酒,将其装进了掌柜送过来的木桶中。 刘江也没闲着,整个人在大街上到处大喊“三碗不过岗”的事。 世人都喜欢占便宜,一听有不要钱的酒喝,自然都记在了心上。 就算喝醉了,也只给一半的钱,怎么算都划算。 但大都是底层百姓,或者城外矿工,那些士绅老爷们从不在乎这些,在府中抱着美人娇妻夜夜笙歌,自是顾不上这些。 五天时间一晃而过,赵致勾兑了不少美酒。 不过,“三碗不过岗”的酒酒精度数很高,全都是四十五度的高度酒,想要白喝酒,可没那么简单。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间便到了“三碗不过岗”的时候。 太还没亮,门口就挤满了人。 昨天下午,赵致、刘江以及掌柜在惠兴楼外搭了一个小摊子,支了酒招旗,同时用白灰画了一道百步长的直线。 这直线两侧,站满了不少矿工、青皮流氓又或者看热闹的百姓。 城中讨生活的老江湖,也趁着这个机会,奋力的卖艺,就连乞讨的乞儿也多了不少,抱着个破碗,在人群中穿梭。 衙役、皂吏以及各种市井人员,全都围在门口。 没有娱乐生活的明末,这种事情可不常见。 …… 赵致提着装着美酒的木桶,和刘江一起从后门走进了惠兴楼。 王宝早就等候多时了,见两人进来,这才放下了心。 大厅中坐着一个中年人,穿着长衫,有一副读书人的样子,下巴上挂着几绺山羊胡,时不时的捋一捋。 从赵致进门开始,他就一直盯着赵致,不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