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惊人的一周销量 (第1/2页)
砰 丁林重重推开社长办公室的门,直接冲了进去。,.. 进了之后,他直接对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方承世喊道:“老方,听说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一周销量统计送到你手上了快给我说说,是多少” 丁林喊这话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说完喘了起来,显然他是从外面一路跑过来的。 方承世被他这阵势吓了一跳,听到来意,这才宽心,不由哭笑不得:“丁林,你有必要这么夸张吗想知道销量,打个电话过来可以了。” “我是要亲眼看到具体的数据统计”丁林执拗地说,“赶紧给我看看” 方承世苦笑地从桌下抽屉抽出一张报表,还不等递过去,丁林一扑而上,从他手中把报表抢了过去。 这是一张比较细化的报表,甚至有某某市哪家书店卖出了多少册的统计。 丁林略过这些细节,直接看数据栏的总计。 “这是个十百千万多少”倏地,丁林眼珠子一瞪,对算出来的数据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半晌,反应过来后,丁林才猛地抬头:“老方,这数据是真的” 方承世点头:“当然是真的,人家是专业的统计公司送上来的。” 丁林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这真的是五十二万吗” 如果他没有看错,那这张报表上面的数据显示:苏文的第一部诗集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周销售了五十二万册。 注意,这不是出库量,而是书店实际销售的数量 一周销售五十多万册,看上去比苏文第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要不如,比玩偶之家那超过两百万册的销量更是不能相提并论,然而,这是诗集 这个年头,诗歌已经难卖得动了。 这一点,丁林最清楚不过了。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青,这些年春秋出版社也出过不少诗歌文集,但销量都奇差无比。 印象中他记得销售最好的是粤州市一个比较有名气的诗人的作品,可作品最后总计也销售了三十万册而已。 总销量三十万。与苏文一周销量五十万,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一个出版人,丁林对于市场的一些规律也很了解,如果不出意外,一个作品的总销量。一般是第一个月销量的两三倍,而第一个月销量,又是第一周销量的两三倍。 也是说,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总销量,有可能超过三百万册 三百万册对于春秋出版社来说,代表了什么呢 丁林经营这个出版社那么多年,还没有出过销量超过两百万册的书呢,否则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一个出版社书号的持有量,与它出版图书的销量有关。春秋出版社是因为销量不佳,这才导致现在只有十个书号的境地。与倒闭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是丁林要卖掉出版社的原因,他希望通过苏文的入主来拯救春秋出版社。 在他的规划中,第一年的要求也不过分,只要有一本图书超过一百万册,下一次官方分配书号,他能保有现在的十个书号,这样出版社不用倒闭了。 现在,只是苏文的第一个诗集,要超额完成任务了 如果有一个诗集的销量真的超过三百万册,那么。何止是十个书号而已,他们甚至可以奢望更多了。 于是,丁林无比激动了,说话也不利索:“老方。这太不可思议了。我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了” “是啊,确实非常惊人。”方承世可以理解老同学激动的心情,因为刚才报表入手的时候,他对于这数据也震撼不已。 为了确认这数据没有出错,他甚至打电话给统计公司反复证明数据真实可靠,那时候他啰嗦得统计公司的人都不耐烦了。 总之。确认数据是真实之后,方承世在无人的办公室跳了起来,大肆欢呼。 他把晚报主编的工作辞了,甚至还向苏文借钱入股春秋出版社,算得上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这些日子他的压力无比巨大,睡觉都不安稳,现在看来,一切都值了,至少,数据让他很满意。 一周五十万的销量,对于那些大作家大文豪的诗集来说,也算不上高,比如东莲上人,他的诗集,也不过十多个而已,可总销量却过亿册 平均下来,一部诗集那也是一千多万册的销量,高的还有数千万册的情况出现。苏文的销量与他相比,简直是渣渣。 然而,方承世觉得最可以期待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周只在东广行省销售而已。 别以为是因为保守,实在是春秋出版社的实力有限,无法一下子把市场铺开。首次印刷是一百万册,可现在能把货物铺到市场的也六十万册。 也是说,这一周,他们铺货六十万册,卖了五十二万,八成半左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