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两脚青羊 (第1/2页)
“神不明,三炷灵香不拜。” “鬼不清,一纸冥宝莫敬。” 日落西山的昏黄斜阳拉伸人影,绵延的将其打在记载百年历史的老城楼上。 一名青年道人手持方正布幡缓缓走进西城门,城门口的百姓看着青年道人手上持着的方正布幡低声颂念着幡上的幡语。 这青年道人便是许渊,于樵山学道,如今年过十七,方从百里之外历练回山。 许渊并非此世之人,前世因缘际会之下得了一九节杖,后被雷击中之后才来到这方世界。 浑浑噩噩于九岁之时才清醒,醒来之时就在樵山道观,被观中老道师父养在身边。 这八年来也跟随在老道师父身边学法,自三年前出山,每年都要外出历练。 如今回山之际,见县城里热闹,数月不见此景,心生憧憬便入了城。 他一身藏蓝道袍之上沾染尘土,足靴之下有些泥叶,左侧腰间挂着一个黄皮饮水葫芦,面容清瘦,眉宇之间留有一丝稚嫩,尚未长开。 右手持着竹挂方正黑白布幡,两面各书一幡语,幡头以红绳挂着三枚盘出包浆的黄澄澄方孔古制铜钱,随着走动发出叮叮脆响。 随行踱步张望着,也有周遭百姓好奇看来,本是见幡语觉的奇妙,可等一乍看这持幡道人是个年轻的,心中几分升起的期许又落了底。 如今世道,坑蒙拐骗者不知几云,若是白须飘飘有几分仙家气派的或还可以让人心敬几分。 走进这县城之后,可见四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已是夕阳黄昏却似正起闹腾之意,红黄灯笼高高挂起,映的人面容红润。 车水马龙之间,人潮涌动,是夜市却更像是一年一度的大集会,十里八村各户人家都聚到了县城,炊烟袅袅,食气腾腾,尽显人间烟火胜色。 东头炸油糕的妇人挽起衣袖,弯腰低头揉搓着面饼,两缕长发搭下,姿态丰腴;西头老人家撑着一个皮箱,打着烛光,白布后佝偻身影手持竹挑皮影说的欢快。 许渊看的心里欢喜,闻着香味肚子里也起了馋虫,右手从怀中拿出一个折叠整齐的小布包,打开一摸,就剩下零散的十一个铜板。 眉角露出喜色,好在还有些余钱,左手拎着布包,右手将方正布幡往上一送,抗在肩头走进闹市当中。 左看右看四处驻足停留也是恰意的很。 忽而听到前方一阵锣鼓喧天,一群人汇聚围成一团。 许渊也好奇是什么热闹引来的这般多人去看,三两口吃掉手中的油糕,有些油腻的手随意的往幡面上蹦了蹦就径直小跑过去。 “借过借过。” 从人群中挤到前列,却见中央搭着一个木台,一个络腮胡的长发中年道人手中提着铜锣敲打,身后一排木箱,上面裹着红布,保持着神秘感。 络腮胡身边另有两名青年道童捧哏一般的卖力吆喝着。 “各位乡亲父老,贫道乃是安阳郡修道之士,如今行到贵宝地没了盘缠,无奈之下贱卖贫道随行的有灵青羊,欲换些钱财赶路回山。” “然此有灵青羊也并非谁人都能买,还是要看些缘分,有缘人得之,若是将其养于家中可改风水气运,得赐福泽,若是将其食用,亦可延年益寿,破病消灾。” 闻言,聚拢的百姓嘘声一片,这种噱头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每次都有人信,可偏偏就是假的,也没见改了运,该得病还是得病。 “兀那道士,你这般肚大腰粗络腮胡,可没一点得道高人的样子,我看你也是个坑蒙拐骗的!” “说的不错,一看就是骗钱的!” “骗子!骗子!” 百姓大笑着跟风去谩骂,台上络腮胡道人脸色一沉,咣当一声将手中的铜锣扔到地上,脚踏罡步,手捏法印,怒喝道:“贫道行得正坐的端,怎能将贫道与那些亵渎道门的货色相提并论!” “你们且看好了!” 络腮胡道人袖子一动,一张黄符捏在指间,口中更是喃喃自语念念有词,不过三息时间,手中黄符无火自焚,此火不生青烟,符灰不落一角,就这么飘荡在道人身前一动不动悬空。 围观的百姓顿时眸子瞪大,好事者的嘴巴也迅速闭上,震惊不已的看着这一幕景象。 络腮胡道人目光微微转动将台下众人目光收归眼底,只是看到许渊这个道门弟子之时微微停顿一瞬,借着灯光看清许渊年轻面孔之后这才不放在心上,随后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