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恶行 (第1/2页)
修炼的日子总是枯燥多过乐趣,即便有张举汐和张举眉两人陪伴,张举缘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内院练习御器,一早一晚的时候才会去指点纠正一下,或者回家里和爹娘闲聊一会儿。 还从父亲张华先嘴里知道了张举汐父亲的近况。 张华先最近迷上了雕刻,很留意市面上的石料,有两个修士儿子,张华先做什么都不会缺钱花,这让张华先找到了一批上好的石料,才知道这石料是从城外村下的新的一个采石场运来的。 这个采石场就是张举汐父亲和别人凑钱新开的。 原因就是因为张举汐,张举汐父亲虽然被奖赏了,但却额外多了一份家族的厚爱——既然张举汐养了这么多孩子,都成器了,不如再发扬发扬风格,就给他弄了十五个非嫡系但是聪明的孩子交给张举汐的父亲抚养。 十五个! 本来的八个孩子,张举汐父亲还能受得住,一下子变成二十三个,直接傻眼了。 养过孩子的才能清楚其中的重担。 私塾要请的先生、要新置办的行头、住的房子、花的零钱…… 一笔笔单拎出来都不算多,加在一起能让人傻眼。 “听说,只是要他养个三五年,就会给这些孩子安排更合适的去处,张举汐的父亲才勉强答应了,不过虽然因为张举汐成了仙师,得了一笔大的款子,可二十三个孩子,抛去成年成家的四个和张举汐,也还有十八个,什么都不做,只能坐吃山空,所以才去包了那个采石场,不过石料质量是真的好,改天我还得去一趟,再弄些来,”张华先侃侃而谈,一天没事做,对于这些消息倒是清楚得很,“对了,举缘,我听族内主事的人说,仙师们和家主虽然高兴多了一个仙师,但却不高兴生养这么多,是这么回事吗?” 张举缘也只好回答道:“是,家主的意思是,生五个以内,家族都会供养,这也是一个限度,过犹不及。” “家主肯定有家主的道理,还好我们家就你和举眉,但都成了。”张华先眉开眼笑。 张举缘耸了耸肩,又问道:“爹,那采石场在什么地方?” “下河村,南边七十多里外,离城远些,但是鱼鲜,笋鲜,是阆和的一绝,现在恐怕要再多一个石料了。”张华先倒是知无不言。 张举缘记了下来:“回头我告诉举汐,举汐他父亲担心影响到她,来信只说一切安心,她家里人也保密得很。” 张华先喔了一声,倒也知道,这是张举汐实诚,没有找别人打听,不然任何一个仙师,在族内都是呼风唤雨的,打听一个下落还不简单。 接下来的日子,张举缘偶尔去一趟仙翁阁,处理那里堆积的公事,都是族内的主事,觉得一些大的问题,不好下决定,请示张廷囿的,但一般由张举缘他们这些修士代理办好了。 …… 转眼五个月过去了,气候也阴冷下来,但下河村的人却不为这个冬天召集了。 新开了一个采石场,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这里找了一份活计,冬天难过,也可以置办些厚实的被窝棉袄,甚至都能烧上炭呢。 “我大哥也在这下河村?”大腹便便的张华文问着身边的人。 靠着他侄女儿,总算是能出来了,而且各人都赏他这份面子,活得都比以前滋润了,张华文从小就是一个流氓相,家族对于正妻又要求严格,要明媒正娶,结果没人看得上张华文,张华文还闹出过强抢民女的事情,虽然未遂,但自那之后张华文虽然是嫡系,但地位一落千丈,只能和一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最后打伤了人,所有的恶行都被扒了出来,正好被张举缘按照家规给判了一个永久圈禁,现在,竟又出来了。 那些狐朋狗友又靠了过来,现在张华文可是有一个仙师侄女儿,谁不知道这也算是一条腿啊? 有人阴测测的笑着:“文老哥,放心,你看到的那女孩子,就在河边右数第九颗柳树旁边的那家,我都打听过了,她大哥就在你亲哥开的采石场上做工,肯定从了你。” “哈哈哈,老子都大四十了,也该有个媳妇儿了,我看,就是她了,对了,叫什么名字来着?”张华文哈哈一笑。 “叫张娥,今年十五了,在这下河村可是出了名的好姑娘,他哥他爹心疼她,不肯随便就嫁了。” 张华文口水都快淌出来了:“那正好,一个没有辈分的外支,嫁给我这个嫡系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走吧,先跟我去采石场,我找我哥拿个几百纹银,先把欠你们的补上。” “不急,不急,我们不急。” 话是这么说,但一群人却簇拥着张华文,赶着紧的去了采石场。 下河村,是张家的地盘,这里的村民有不少都姓张,只不过越穷越生,张家的照顾也少,传宗接代的速度比主家快多了。 而主家的字辈每次都要通过祈福仪式才会有,这些旁支远亲就干脆抛起了原来的字辈限制,随意起名了,除非等到认祖归宗后,主家清查族谱来历,不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一辈了。 但张老汉现在对这个姓氏并不高兴,反而有些怒。 他的女儿,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