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九琥山杂篇 (第2/2页)
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一种法门,一百灵石,选炼丹,也不会再得到家族给予的炼丹炉和每月固定份额的灵药的练习机会,选择御器也要自己准备灵器,家族不回再给予。 “那你等一会儿,”张廷囿转身进了内屋,很快拿出了一块玉简和几本书,“驯兽的知识比较多,一般书册十多本都记不下,你只需要将其放在额头,心想‘要阅读学习其中的内容’就能得到传授了。” 张举缘新奇的看着玉简,按照张廷囿说的做,将玉简放在额头,几个呼吸之后,张举缘突然“看到”了玉简当中的内容,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很轻松就记下了玉简内的全部内容。 张举缘瞪大了眼睛:“太神奇了。” 如果是看书,这恐怕是十多天才能看完的东西,要背下来,需要更久,而用玉简,只是十多个呼吸的时间,就全部记下了,想忘都很难。 张廷囿道:“这就是玉简,修士中间更常见的记录的器物,不仅方便,还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只是用多了之后,其中的内容会模糊一些,需要重新铭刻在其他玉简内。” 张举缘大开眼界,但是回忆脑中记下的知识的时候,突然疑惑道:“舅公,你是不是拿错了,为什么这里面包含了炼器、炼丹、驯兽、阵法和培育这些法门?” “当然不是,实际上,我家张家的所有法门,都来自于这九琥山杂篇中的一部分,”张廷囿道,“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杂篇的一部分,落在我们张家,却成为了最重要的传承,阆和七城,这一份传承都是独一份,其他家族的炼器、炼丹等手段,远不如我张家,否则我张家做为仅有的四部功法的持有者,为何能立足至今?法财侣地,这法才是第一啊。”
张廷囿目光复杂道:“从成为修士,你们恐怕就听说过一句话,‘张家和某个大有来头的家族有些联系’,这是真的,我张家如今法门的修炼,正是来自于九琥山杂篇和天青峰的四象御器篇章,而修炼了这两门完整秘法的,除了我和历代家主,就只有你了。” “我?”张举缘愣愣的看着张廷囿。 张廷囿道:“对,其他人修炼,都只能修炼被拆开的残缺部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不管是修炼完整的九琥山杂篇,还是四象御器篇章,在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都会形成一种烙印,这种烙印在靠近九琥山和天青峰的修士的时候,就会彼此之间生出感应,所以家族当中只有历代家主和杰出的后辈才能修炼这两门完整的秘法。” 张举缘忍住心中的激荡情绪问道:“舅公,这九琥山和天青峰,是什么来历,会对我们有害吗?” “不知道,我可以肯定,和城周围万里,可能都不会有这个九琥山和天青峰的存在,”张廷囿的脸色更凝重了,“但你可以想一下,如果端木家,突然有一天学会了我张家的水云秘典和蝗元功,你会怎么想?” 张举缘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张廷囿仰头踱步道:“所以只有历代只有一两人学会,可这两门秘法确实又很强,不说四象御器篇章,就说九琥山杂篇,里面炼丹,就包含了十九种炼丹手法,处理不同灵草的时候效率大大增加,能提升成丹率,其中记载的丹方,大半,放到和城都没有人听说过的那种,所以我只能删减了大半给族人修炼,要韬光养晦啊。 “好了,不说了,这些事,除了我,只有你一人知道,千万不要对第二个提起,你拿着灵石和这些杂篇的感悟先回去吧,只修炼驯兽的部分就好了,其他的先别看,驯兽需要的灵兽瓮和一些食物,我会帮你准备的,毕竟你立了这么大一份功劳,只给你这些东西,我都觉得亏欠了你啊。” 张廷囿摆摆手,不给张举缘说话的机会,就让张举缘离开了礼祭堂。 等到张举缘离开,张廷囿才看着初代家主的雕塑,自言自语道:“先是出了两个玄灵根,接着又发现了灵脉溃散,这是天赐良机啊,老祖宗糊涂!什么养精蓄锐,韬光养晦,让我张家在这里虚度了三四百年的时光,空有二流功法,空有如此之强的秘法,却甘愿成为一个小小的阆和炼气家族,和一些泥鳅做伴?历代先祖,看似功劳硕硕,劳苦功高,可全是安于现状,不敢开拓的碌碌之辈,修士,必争!稳中求进,可稳了三四百年,进在哪里?反而越来越和这些炼气家族的水平接近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会让张家,达到在阆和,前所未有的高度的。” 张廷囿目光炽烈,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安静的盘坐下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