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代_第七十七章杂家~始皇仲父吕不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杂家~始皇仲父吕不韦 (第5/5页)

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季春纪诚廉》

    石头可以击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性质;朱砂可以研成末,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颜色。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孟夏纪用众》

    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别人的长处以补自己的不足。

    此言意在劝勉人们要有谦虚学习的心态。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孝行览义赏》

    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

    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

    ——《离俗览离俗》

    如果木材要完全合乎绳墨才取以为材,那是极少的,真那样,宫室就建不成了。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不苟论赞能》

    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伯乐;得到十把利剑,不如得到善于铸剑的欧冶;得到土地千里,不如得到一个圣人。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不苟论自知》

    要知道平直,一定要依靠水准墨线;要知道方圆,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

    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慎大览察今》

    考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考察现在就可以知道古代。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季春纪尽数》

    一直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不会腐烂,这是由于经常运动的原因。

    这句话说明只有运动事物,才不易被侵蚀。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离俗览聚难》

    一尺高的树一定有树节,一寸大的玉石必有瑕疵。

    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

    怀腐而欲香,入水而恶濡,不可得也。

    ——《孟夏纪劝学》

    身上藏着腐臭的东西却想得到香味,想跳入水中又怕弄湿衣服,这样什么也得不到。

    要想有所得,就要付出代价,没有任何成功是轻而易举而不付出代价的。

    疾学在于尊师。

    ——《孟夏季劝学》

    若想快速掌握知识,前提条件是尊敬老师。

    渴望知识是值得赞赏的,但不能一味蛮干,必须虚心请教。

    获得知识最简捷的方法,就是得到老师的教诲。

    如果不尊重老师,就会走许多弯路。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不论尊卑贵贱,还是贫穷、富贵,为人都应该尊敬自己的老师。

    形不动则精不***不流则气郁。

    ——《吕氏春秋达郁》。

    人的身体如果不做任何运动,精气就不会有效地输布和流动。

    如果精气不能流动,就会导致血郁滞不畅。

    以汤止沸,沸愈不止。

    ——《季春纪尽数》

    用开水去浇锅中沸腾的液体,沸腾越发不能止住。

    比喻方法不对,反而坏事。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吕氏春秋博志》

    太全、太满,就必定会缺。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吕氏春秋去私》

    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对内推举不回避自己亲近的人。

    说明举荐人才公正。

    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

    ——《孟夏纪诬徒》

    不能对他所感到不安的事而高兴,不能对他所感到不快乐的事而心安理得,这是人之常情。

    此言人都有喜欢安全、快乐的本性。

    败莫败于不自知!

    ——《吕氏春秋自知》。

    人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自知之明。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吕氏春秋谨听》。

    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是多种祸患的根源。

    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

    ——《吕氏春秋审己》。

    水从山里流注到大海,并不是水爱海不爱山,而是地势高低不平造成的。

    比喻在上者英明,贤才便可得到重用。

    念人之过,必亡人之功。

    ——《吕氏春秋注》。

    老是不忘别人的错误,就会抹杀别人的功绩。

    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则不若聋;

    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则不若盲。

    ——《吕氏春秋劝学》。

    天造就人而让人的耳朵可以听,不学习,听力就不如聋子;

    让人的眼睛可以看见东西,不学习,视力就不如瞎子。

    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

    ——《吕氏春秋顺说》。

    如果谋算着伤害别人,别人也一定会谋算着伤害你;

    如果想着危害别人,那么别人也一定想着危害你。

    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吕氏春秋别类》。

    犯错误的人的毛病,就在于不懂而自以为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