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墨家?死之当然! (第2/2页)
的对人们有好处的。若是人人都能遵守,世上将会少掉许多争执。” “不可能的。” 然而白洛却是微微摇头,否定了张良的话道: “墨家的思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哪怕天下一统也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不单单是国家和君王有私心,黔首们其实也是一样的。毕竟这个世道本就不易,能够活在世上就已经很困难了,又哪里来的余力帮助别人呢?” “是,互帮互助确实是可以增加彼此的存活几率,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互帮互助有用。试问小郎君,若是这天下遭遇了饥荒,十个人只有一份可以活命的口粮,那么这群人是平分这份口粮,最终全部饿死呢?还是身强力壮的人打服其他人,独吞这份口粮活下去?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墨家的思想确实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那却是建立在一个拥有无限资源的环境下的。只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内心的善念才会被发挥出来,生出援手去帮助别人。一旦资源减少,人们一定会优先保证自己的存活,甚至不惜为此去杀掉别人,这就是人性。” “不要说什么战胜人性之类的话,我打个比方吧!如今有两个人,一个人战胜了人性,一个人没有。如今遇到饥荒,战胜人性的人将食物留给了别人,而没有战胜人性的人却将食物留给了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其实也很好想,那就是将食物留给自己的人活了下来,并且生出了更多没有战胜人性的孩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战胜了人性的人却直接因此死去,根本没有传承子孙的资格。长此以往,世上就又变成原来的样子了,墨家子弟被全部淘汰,墨家学说也因此消散于世。” 白洛的话其实涉及到了基因层面的一些东西,但是他并没有明说,而是换了另外一个方式来表述。而事实证明白洛的做法非常成功,在听完白洛的话之后,张良理解就明白了其中的奥秘,随即不由长叹一口气道:
“想不到,墨家竟然是因为这种事情而衰败的。甚至不需要别的学说来抨击他,他自己就会将自己击败掉……” 说着,他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白洛行礼道: “那么敢问先生,这儒家和法家,先生觉得谁更胜一筹?” “儒家和法家么?” 白洛并没有直接回答张良的问题,而是先低头沉吟片刻,随后缓缓说道: “这个不好比。” “不好比?” 张良闻言惊奇道: “两家学说孰优孰劣,哪个更加适合用来治世,这个难道不好比么?” “也不能说是不好比,在我看来,儒家和法家其实都存在极大的问题。换句话说,这两个学说其实都还是半成品,并没有彻底地被人完善。” 白洛缓缓解释道。 “什么!?半成品!?没有完善!?” 听到这话的张良彻底惊了,他之前曾设想过好几个白洛的回答,或是儒家好,或是法家好,亦或者是两家都好,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白洛竟然会给出两家都是半成品的结论。 这个直接说两家学说都是垃圾有什么区别?如此直言不讳地蔑视当今天下的两大显学,光是这个胆量,就远不是如今的张良所能比拟的。 “不错,儒法两家如今其实都还是半成品。” 然而白洛仿佛没有察觉到自己言语中的不妥一般,而是淡淡点头道: “先说法家,法家确实可以有效提升君主对国家的掌控能力,并且以此来增强国力,让国家更加适合争霸,但是法家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无法解释王权的来源。因为法家本身就是依附于王权而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它自然无法再去定义自己所依附的王权。” “这么说或许有点饶,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就能理解了。同样是有人造反,儒家可以扯出一大堆诸如“不忠”、“泯灭人性”之类的话语,以此来动摇敌军的军心,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而法家则不能,因为法家只能通过对方“违法”的借口来对对方进行制裁。但是问题来了,人家都造反了,自然就不再是你的国民。你们国家的法,又如何能够管得了人家?因此法家是没办法对地方的军心进行动摇,以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的。” “这么比较其实已经有些不公平了,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儒家的统治的国家中造反的数量是绝对会少于法家统治的国家的,因为儒家在日常生活中就完成了对国人精神方面的构建,令他们不敢生出造反的年头。反观法家,在这方面就要差上许多,完全无法和儒家相提并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