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结交边将 (第3/3页)
/br> “郎君。”田神功很快有了决定,“我们去陇右!”
“为何?” “追随当世名将打一场大战,是千载难逢之机会。” “好,我来安排。” 田神功当即表态,道:“愿郎君早日金榜题名、封官授职,使我兄弟二人能在郎君门下效力。” 田神玉忙道:“我也是!” “也是什么也是,你也能金榜题名不成?” 次日,薛白不急着向王忠嗣引见田家兄弟,反而先把元载引见给了杨銛。 权力真是很神奇的东西,杨銛原是鸿胪卿、上柱国,只是没有实权,如今兼任门下侍郎、盐铁使不过短短一阵子,气场已有了不同。 他对薛白却还是很热情。 “如今长安都在你博学多才,赋得诗词,打得骨牌,制得美食,造得军器。薛郎才气,名噪一时啊。” “军器一事,本该早与国舅。可惜哥奴盯得紧,因此我与他玩了一招暗度陈仓。” 杨銛大笑。 他不在意这一点功劳,不过薛白能这般,还是让他很高兴。 “我懂,我懂,又摆了哥奴一道,哈哈。莫要客气,你我乃忘年交,往后以兄弟相称,你唤我‘阿兄’即可。” 着,杨銛还眨了眨眼,不太像正经人。 薛白也不客气,当即唤道:“阿兄。” “哈哈哈,好。” “来为阿兄引见,这是元载元公辅,公辅有大才,深谙钱粮盐铁一道,必可为阿兄臂膀。” 薛白既如此了,杨銛当即眉毛一挑,郑重看向元载。 他听过元载是王忠嗣女婿,此时一看果然是好样貌,只是,这身份让他有些不敢重用元载。 寒暄之后,三人进堂坐下。 薛白似猜到了杨銛的心事,沉吟道:“公辅有大材,阿兄可放心用之,哥奴敢再攀咬我等交构东宫不成?” 此时他是作为杨党谋主,语气与平时不同,直呼元载字号。 “对于阿兄而言,眼下权争不重要。没有一年两年的成果,让圣人看到阿兄宰执下的能力,岂能让阿兄拜相?因此用缺重才干,不以派系为意,都是为大唐社稷效力,何来你我之分?” “正是如此。”元载郑重道:“我若能为国舅效犬马之力,绝不因私废公,唯以社稷、百姓为念。” 杨銛才掌权,最容易被薛白服,仅这两句话足矣,当即便上前执起元载的双手。 他暂时还不通实务,沉吟半晌,干脆径直问道:“公辅,你能担何官职啊?” 这种让属下人自己选官职的气魄,近来让杨銛收服了不少能人。 然而,元载竟没有被他这般唬住,坦然道:“愿随在国舅身旁出谋划策,为盐铁转运使判官足矣。” 杨銛愣住了。 如今盐铁转运使方设,拟为三品官。盐铁判官还未设置,准备定为从六品下。而元载这一个九品官,竟敢开口就要个六品官,还“足矣”,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自负。 他肯定是不能答应的,但心中对此人印象已是极深。 薛白微微笑了一下,心想元载不愧是元载,这种对功名的渴望,对自身能力的信心,确实是仕途进取的重要品质。 只是,若底线守不住,就像再高的梯子没有根基。 事实上,薛白与元载交情并不算深,只是元载善于攀关系,王蕴秀为人豪爽热忱,加上大家利益暂时相符,看似一拍即合罢了。 但薛白还是愿意助元载谋官。 为了王忠嗣。 他知道,元载之事早晚会传到李亨的耳朵里,也许李静忠会问上一句“殿下,莫非是王忠嗣起了别的心思?” 不急,他可以慢慢来…… 王忠嗣时间很赶,就在三日后便要赶回陇右。 太子李亨并没有前来送校 因身份敏感,此次王忠嗣回长安,从头到尾都未曾与李亨见过面。 薛白却一直送到了长安城外的十里长亭,他站在元载、王蕴秀夫妇的身旁,没怎么话。 目光看向王忠嗣的队伍时,却能看到这队伍里有能造巨石炮与石漆火球的匠师,有被保下的萧家人,还有田家兄弟。 一度相逢,这些已足够了。 “好了,送到这里足矣,别过。” 王忠嗣翻身上马,最后扫了一眼送行者们,忽勒住了缰绳,高声道:“此番归京,已得相赠良多,但我贪心,听闻薛郎才气不凡,可有诗词赠我?” 薛白回过神来,道:“赠别诗有何意思?待王将军攻破石堡城,必为将军贺。” “哈哈哈哈。” 王忠嗣大笑,指了指薛白,也不多,径直策马而去。 “驾!” 马蹄踏着长安古道,扬起尘烟。 薛白举目远眺,西边的残阳即将要坠入万里关山。 在关山那头是与繁华的长安城完全不同的景象,而恰是有人在那边守着,才有这般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