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_第142章 报捷京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报捷京师 (第2/3页)

锦衣卫校尉已经进城,自然也把锦衣卫小旗的马牵进来了。

    听到锦衣卫小旗在说战事的事情,便也兴奋地插嘴说了起来。

    “你们没看到,陛下又一次大发神威,简直是天神降世!”

    “建虏的白甲兵知道不?最厉害的那种,呵呵,被陛下直接吊打,真的吊打啊!”

    “……”

    说话间,锦衣卫小旗已经翻身上马,然后居高临下俯视包括唐通在内的这些军卒,还是一脸地震惊,心中得意,当即对他的手下吩咐道:“兄弟们,跟着我喊,让全京师的都知道我们打了大胜仗!”

    说完之后,他就不管唐通他们了,一夹马腹,拍马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大喊道:“宣府大捷,陛下活捉奴酋,全歼建虏!”

    他的手下都是兴奋地跟在他身后,在他话音落了之后便一起大喊起来:“宣府大捷,陛下活捉奴酋,全歼建虏!”

    “昌平大捷,建虏溃不成军!”

    “昌平大捷,建虏溃不成军!”

    “……”

    看着他们一边大喊一边骑马往紫禁城方向而去,唐通这边的人,顿时一个个都是兴奋地议论了起来。

    其中那名军官还向唐通求教道:“大帅,会不会是虚报军功啊?”

    对于明末军队来说,虚报军功不要太正常,不但武将这么干,连文官都会干,比如周延儒。

    要是说皇帝领军打败一些建虏,那可能还能信。但是这又是歼灭又是大败,几万几万的建虏都不是对手,那就有点扯淡了!

    唐通听了,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没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是皇帝领军,你敢说皇帝虚报军功?

    哪怕唐通本人也认为,这个捷报中虚假的成份很多,无非是建虏大举入侵时候能给人以信心而已。但是,他是没胆子说这个话的。

    要知道,午门楼前,据说都还能闻到血腥味的!

    随着锦衣卫校尉一路飞奔一路大喊报捷,原本沉闷让人感到压抑的京师,顿时就热闹起来了。

    听到动静的人群,不管是官还是民,不管是军还是兵,皆是惊讶万分地打听起消息。

    “什么情况,怎么听说好像说大捷了?”

    “是啊,我也听到了。如今外面可全是建虏,这也能大捷?”

    “我听着好像在喊陛下活捉奴酋,没听错吧?”

    “我也听到了,好像还说全歼建虏呢!”

    “这不可能,肯定是听错了!”

    “……”

    建虏大军压境,甚至连京师都能看到建虏的探马,京师上下,要不心慌就是假的了。可是,此时此刻听到说大捷,他们却又不敢信。

    不得不说,人有的时候,就是有点矛盾的。

    紫禁城文华殿内,监国太子朱慈正在听内阁和六部尚书有关京师战备情况的奏报,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喧哗声。

    这大敌当前,没人还有一个好心情的。听到喧哗声,顿时都是不喜。要知道,这里可是紫禁城,怎么能喧哗呢!

    可是,他们还没来不及派人问情况呢,就大概听清了外面的动静。

    朱慈虽然是太子,可也是少年,一听之下,第一个便沉不住气,当即欣喜地问道:“大捷?孤没听错吧,好像有大捷!”

    殿内的重臣们,却是老成持重,不敢乱下结论。至少在他们看来,如今外面都是建虏,又哪来的大捷?

    于是,哪怕他们确实也听到外面的喧哗,其实是欢呼声,似乎是在欢呼大捷,但是他们也当没听见。

    好在外面的速度很快,就听到文华殿门口的内侍进殿奏道:“殿下,宣府大捷,陛下活捉奴酋;昌平大捷,大败建虏大军!”

    朱慈一听,喜不自胜,立刻站起来,就想往外走。

    首辅范景文一听,立刻劝谏道:“殿下,事关重大,且先看到报捷文书才好!”

    说话间,有锦衣卫校尉闯了进来,手捧圣旨,一头的汗,却带着兴奋大声说道:“陛下有旨!”

    皇帝的圣旨来了,文华殿内的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接旨。

    听完之后,他们便可以确认,真的是在京师附近发生了大战,要不然也不会要京师这边派车、派担架去救治伤兵。如果是战败方,根本没有这个条件,更不用说,这是皇帝的旨意。

    朱慈接旨的第一时间,就赶紧对边上的内侍说道:“速去禀告皇后,就说父皇领兵打败了建虏,大捷!”

    “奴婢遵旨!”内侍也是惊喜交加,连忙倒退着出了殿门,然后小跑着消失在了门口。

    边上的范景文却是有点疑惑,便问传旨的锦衣卫小旗道:“本官刚听了有宣府大捷的事儿,但是旨意中却不曾有,可是本官听错了?”

    其他人一听,都是看着那锦衣卫小旗,有些疑惑。

    该不会是以讹传讹,传差了吧?

    可谁知,锦衣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