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_第161章 解决钱的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 解决钱的问题 (第2/5页)

后,朝廷付不出募兵制下的军饷,让当兵的穷得叮当响,但是又有军法约束,然后逃得逃,落草为寇的落草为寇,又乱成了一团。

    此时,听到皇帝说要革新卫所制,文武官员当然也能猜出来是怎么革新。

    这个事情,最直接利益受损的,其实是武官体系,也就是卫所中的中高级世袭武官,然后便是地方豪强,那些侵吞军田的那种。

    不过,此时崇祯皇帝所掌握的京营,全是募兵制,是发军饷的,和已经烂了的卫所没多大关系。因此,他的基本盘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失,以此为基础,强势革新,大殿内还没人敢反对。

    不过户部尚书倪元璐还是站了出来,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当徐徐图之,军饷来源,尚且无着落。微臣估计,皇后手中的钱,怕是不多了。”

    之前的钱,全是崇祯皇帝握着屠刀抄家抄来的,这不是稳定的国库来源,因此,作为户部尚书的他,有责任提醒下这个情况。

    他这个担心,还真是没错。

    在崇祯皇帝回京之后,周皇后就在第一时间给他禀告了财物情况,剩下的银钱确实不多了。

    这不,没等崇祯皇帝说话,他又补充说道:“陛下还多有安排伤残兵卒入各衙门做事,还能领取俸禄。这将又是一笔开支。另三饷也已废除,百亩以下田赋也不收,微臣无能,实不知如何才能变出银钱……”

    说到这里,他就想辞职了。

    事实上,他已经辞职过多次。但是户部尚书没人想做,因此,不想做都得做。

    其他人听到他的话,也有些担心这钱财的事情。

    从年初抄家得到大笔银子之后,京营重新整编,不但军饷按时发放,连欠饷都结清了,另外文武官员的俸禄也都足额发放,局势也往好的方面发展。

    但是,这钱就不是能时常有的,一旦后续没有了钱,那又要欠饷不说,皇帝还要整好多花钱的地方,那怎么办?

    此时此刻,他们非常担心皇帝又开始抄家!

    因此,首辅范景文便也出列奏道:“陛下,如今天下还在大乱,各地赋税都收不上来,国库无钱之下,又要多花钱的地方,实在不合时宜。不如有些花钱的是否可以暂缓?”

    内阁辅臣蒋德等人,皆跟着出列,附和首辅的话。

    到了后来,满朝文武皆是跟着劝谏了。因为所有人都怕,就怕皇帝抄家抄上瘾了!

    崇祯皇帝见了,却没有不讲理,他知道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前期的时候,京师抄家了一次,然后宣府大同那边也抄家了一次,支撑了他在前期的各项开销,终于把要亡国的危急局面给缓了下来。

    但是之后养军队,养国家的钱从哪里来,确实是个问题,总不能一直抄家!

    不过对此情况,崇祯皇帝心中当然是有计较的。

    于是,就听他对底下臣子说道:“卿等顾虑,朕亦知之。不过对朕之革新,卿等只看到了花钱的一面,且听好了。”

    范景文等人:“……”

    皇帝这意思,就差说他们孤陋寡闻,没见识了。

    说真的,他们还真不服气,好歹都是科举出来的官员,哪个不是满腹经纶的?皇帝竟然说他们没见识!

    于是,他们皆都看着崇祯皇帝,竖着耳朵听着,如果皇帝说得不对,他们肯定是有心思让皇帝知道,你打仗是厉害,可这治国,还是要靠我们这些文官的。

    只听崇祯皇帝问殿内群臣道:“朕何以用不到半年多的时间,便击败了李贼大军以及入寇的建虏大军?按理来说,就这点时间,光是练兵时间都不够,何也?”

    听到这话,文武官员不由得面面相觑,皇帝这是要夸的意思么?

    于是,范景文便立刻奏道:“此乃陛下英明神武,武勇盖世之故!”

    崇祯皇帝听了,只是笑笑,然后才说道:“此乃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朕让将士上战场无后顾之忧,又且赏罚分明,才有将士们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奋勇杀敌,如此,才击败优势兵力的李贼大军,又击溃号称野战无敌的建虏大军!”

    不等他的臣子说话,他就又进一步解释道:“何以没有后顾之忧?活着,有奖赏不缺;伤了,有去处可安排,死了,亦可进忠烈堂,与国长存!也只有如此,面对人人畏惧之建虏,朕麾下之将士亦能以一当十,以寡敌众,创造一次又一次的大捷。卿等自己说,朕付出一些俸禄,便能让众卿无忧兵事,百姓能享太平,值否?”

    范景文等人听了,皆是无语。

    道理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要说值不值的,那肯定是值的。但是关键是,或许可以不用付出那么多钱,也能有这个效果吧?

    他们正在想着,却听崇祯皇帝还没把话说完,继续在那说道:“且天下大乱之根源是为何?天灾人祸也!天灾不说,年年都有,可多少天灾都能应付过去而不至于酿成如今这样的大祸。为何?皆因加了人祸也!何为人祸?简单讲,便是贪官污吏已经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说到这里时,崇祯皇帝的表情变得严峻起来,语气也变冷了,以至于大殿内的气温都似乎冷了几度:“有天灾不怕,就怕天灾之下,却还有贪官污吏趁天灾谋一己之私!朕早有听闻,如今之官场,无官不贪,无吏不污!朕随便杀十个,可能有杀漏,却绝对没有杀错,无非是多贪少贪的区别……”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的汗就下来了。

    他们自己其实知道,皇帝这话并没有夸张。可是,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是由皇帝说出来,特别这个皇帝还有过发疯经历的,真要突然说着说着一下来气,又开始发疯的话,自己能不能幸免?

    此时此刻,没人敢抬头,不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