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_第163章 对付曲阜孔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对付曲阜孔家 (第2/5页)

是齐声回应,不敢有违。

    崇祯皇帝盯着他们,继续说道:“若朕发现有官绅只顾一己之私,而不管他人死活,则不配为朝廷命官,不配当父母官。告渝天下,当谨记朕之旨意!”

    范景文等人听了,还能有什么好说的,自然回奏道:“微臣领旨!”

    崇祯皇帝还没完,就叮嘱他们道:“冬季即将来临,除了粮食问题之外,还有取暖问题。石炭的开采,一定要加大,且不允许私卖,和粮食一样采取管制,争取所有百姓都能用上石炭,等过了这个冬天,产量大起来之后再另说!”

    没等底下臣子们说话,他就像一个唠叨老父亲一样又吩咐道:“还有,要记住,石炭的取暖,必须要通风,烧石炭的废气由烟囱排出去,要不然很可能会死人。这是因为石炭的废气中存在有害的东西,人不能吸入过多……”

    古人其实已经认识到一氧化碳害死人的现象,但是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事实上,哪怕到了后世,也依旧有一氧化碳中毒死的,崇祯皇帝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这样也能显得他这个皇帝非常爱护百姓!

    除此之外,也是在布局。为他之后会为了普通老百姓而大发雷霆,做出一些事情做出铺垫。

    因此,此时的崇祯皇帝,就不介意多费些口水,塑造出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形象!

    从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给予了关心。当然了,事情也确实是在做的,而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范景文等人听了,都是一一记下,不敢有违。毕竟,这是大义!

    厂卫这边,也刻意把皇帝的这些爱民举措,通过他们的渠道传出去,顿时引得京师上上下下皆是感激他们有个好皇帝。

    特别是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的一万多家属,更是深有感触,主动参与到称赞皇帝仁德的事情中去了。

    崇祯十七年十月中旬,崇祯皇帝宣布御驾亲征南边贼寇。

    太子朱慈依旧监国,继续实施崇祯皇帝制定的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

    孔有德、耿仲明手下军队,再加贺赞、魏师贞、刘九卿、宁龙等拥有爵位的总兵共计五万人马,随首辅范景文征讨山东贼寇,随行还有在京师挑选出来的大批文官。

    这些文官到了山东之后,就会在地方走马上任,做好稳定地方事务的事情。孔有德和耿仲明则会留在登莱两地,重开造船厂,吸引一批难民在造船这条产业链上干活。

    而崇祯皇帝本人,分别带了黄得功、吴三桂、唐通、高一功、李来亨以及在宣府养好伤返回的马科等人,共计骑军一万,步军四万,总共五万人马南下。

    其他总兵领三万人马前往保定和保定总督汇合之后,南下真定府驻扎。

    一时之间,朝廷精锐的京营,不断地从京师开拔,浩浩荡荡地离开。

    田间地头,依旧在忙碌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他们不知道朝廷的部署,只是看到皇帝领军出征。对于皇帝的领兵打仗,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也能安心劳作,而不用担惊受怕。

    崇祯皇帝只是带了路上用的粮草,沿着运河南下,有船运输,就能省下很多力气。

    从京师到通州,再到静海,到河间府之后进入山东地界。大军所过之处,漕运总督左懋第跟随,立刻重新安排漕运事项,保证漕运能在用时便能用。

    左懋第,崇祯四年中进士,然后在韩城当县令,治理地方有功,然后升到朝堂上,在当户科给事中的时候曾上书提出时局有四弊:民穷、兵弱、臣工推诿、国计虚耗。这四点也确实切中时弊,但是提出来归提出来,根本没法解决。

    他于崇祯十四年开始当漕运总督的时候,又给崇祯皇帝上奏:“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怜悯世人之心,跃然纸上。

    在原本历史上,他奉旨出使被满清占据的京师,多尔衮威逼利诱,想尽了办法想让他投降满清,但是他不为所动,并自比苏武。软禁期间,写“生为大明忠臣,死为大明忠鬼”的对联贴在门上。最后多尔衮没办法,便把他抓入大牢严刑拷打,依旧不屈,最终左懋第被杀,被誉为“明末文天祥”。

    这样的人才,崇祯皇帝肯定是要用的,就把他从南方召了回来,重新任用他为漕运总督。

    漕运总督可不只是说是当货运的,特别是在这明末时候,乱世之中,那是要带兵维护运河稳定的。不但要知兵,还要懂民政。怎么样保证运河畅通,是非常考验当官能力的。

    崇祯皇帝领兵沿着运河南下,可以先犁一遍运河两岸。但是之后的漕运事务,一样是很重要,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而左懋第有这个才能,又有过漕运总督的经验,因此,崇祯皇帝毫不犹豫地让左懋第再次担任漕运总督一职。

    一路沿着运河南下之时,越往南走,就越是看到越来越多的难民北逃。

    对此,左懋第就很感慨地对崇祯皇帝奏道:“南方多粮,少有饥荒。而北地荒芜,稍有不慎,便是饥荒。可如今,南人北逃,却不顾及北方冬季少吃之忧,该因兵灾猛于饥荒也!”

    兵灾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降临,可能今天还是你好我好太平无事,可睡到半夜突然就来了贼兵,抢财物算是好的,杀人放火也不一定。这种提心吊胆不知道下一刻会怎么样的日子,没几个人能受得住。

    饥荒虽然是要饿肚子,但是因为有预见,所以心里有底,不管是未雨绸缪也好,还是寻找吃的,总之,好过天天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

    这便是兵灾猛于饥荒了。

    这个道理,崇祯皇帝当然明白,他很有感慨地一叹,然后说道:“朕不能保天下太平,实在有愧于百姓。如若被朕发现官绅有不善待于百姓的,定然饶他不得!”

    皇帝是不可能有罪的,左懋第听了,连忙奏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