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_第178章 爵位革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爵位革新 (第3/5页)

,见这个阎应元身材高大,留有长须,有点像古之名将关云长,不由得有点暗暗称奇。

    而左良玉这边呢,他在南昌发出军令,集合主力大概是十万人马沿着长江东进,并且他儿子左梦庚领着五万人马占领了徽州府,从应天府南方呈合围态势。

    “这事就只是堵大人这么说,也未必是真的吧?”

    其一,大明朝的爵位,分为亲王、郡王、公爵、侯爵、伯爵一共五大阶。每一阶又分为三等,二等,一等以及降阶承袭。

    “这下好了,那些勋贵作妖,把其他勋贵还有皇室宗亲都给连累了,他们肯定会被骂死!”

    如果说,郑芝龙能听朝廷的话,参与到这场战事来,那这个把握就大了。以郑芝龙那支水师的强大,肯定是没问题的。

    从这话可以听出来,皇帝还在有人要弑君的暴怒中。当然,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暴怒才是最正常的反应!

    崇祯皇帝俯视他们这群人,没一个有胆敢抬头和他对视,就算没有参与弑君,也是酒囊饭袋一个。

    他们知道,他们的爵位大概率是完了的!

    果然,崇祯皇帝随后宣布,夺爵,废为庶人。但是这还没完,还要继续配合锦衣卫调查弑君一案。

    其四,大明现有爵位,崇祯皇帝的儿子,转为二等降阶承袭亲王,各世袭藩王转为三等降阶承袭亲王,各世袭郡王转为三等降阶承袭郡王,如此等等。

    因此,他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微微一笑,然后看向那群武将道:“卿等可有信心打败贼军?”

    “但是还不知道是哪些勋贵干的!”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把南京城的这些垃圾清理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全力应对贼军主力了。

    “……”

    “说起来,当今皇帝还真是够狠的,连自己儿子的爵位也动刀子了,那别人就没话可说了!”

    很快,崇祯皇帝驾临,所有勋贵跪下山呼万岁!

    崇祯皇帝冷冷地盯着他们,并不叫他们平身,因为他必须要发泄怒火才是正常的。

    而目前,崇祯皇帝手中的兵力,除了南下带来的五万京营之外,还有两万整编出来,可以用于野战的南京军队,将领是总兵刘肇基,副将乙邦才和马应魁。

    京营将士们,更是没有任何顾忌,带着对这些勋贵的鄙夷,齐声高呼回应道:“他们不配!”

    这个信心,不是对顾三麻子船队的信心,而是对阎应元本人的信心。

    “必须要严惩才行,朝廷哪能养这样的白眼狼!”

    随着大顺军东进越来越靠近应天府,风声便开始越来越紧张了。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十八年三月了。

    就是可惜了,手头没有水师。

    不过,皇帝领兵到南京城来的时候,一共就五万人马,只要是人,都是有眼能看到的。因此,面对数不清的贼军时,甚至有不少南京城内的富户,都选择了东去避难。

    “这个倒是,我也听说了,朝廷为了节省俸禄,甚至都不认宗室所生孩子,不给玉蝶,就能名正言顺地赖掉俸禄。有点惨啊,还不如普通人家!”

    “所以说么,当今皇帝的这次爵位革新之策,虽然对儿子似乎差了点,不过真是利于大明朝的长久的。”

    反正就一个意思:这群人,不配为大明勋贵!

    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一样,南京城的这群勋贵,争权夺利是好手,但是当满清军队逼近南京时,没人想着打,而是全都争着剃发易服,投降了!

    他们或许是真的因为愤恨勋贵敢几次弑君,又或许是他们深受乱世之苦,却不见这些勋贵能杀贼救国,还或者就纯粹是看勋贵不顺眼。总之,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都对勋贵喊打喊杀。

    不说其他,光是这些世袭勋贵几乎霸占了南直隶大多数利益巨大的好处,比如粮田、赚钱的买卖等等,就让别人眼红,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如果他回答说,这些人不配为大明朝的勋贵,皇帝便顺势而为,直接夺爵。那世人就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回答而导致这些人被夺爵。这就不好了。

    每个勋贵都是低着头,没人敢抬头,甚至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就怕会吸引皇帝的目光,引到皇帝的怒火。

    虽然说,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是,有很多疑点是可以证明,真的有勋贵想要皇帝死的。

    “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是贼寇,这些勋贵的祖上就靠战功封爵,如今不去杀贼报国,反而想着要害这么好的皇帝,也不知道他们祖宗的棺材板能不能压得住!”

    “是啊,沉船那事,也还没一个定论,就直接说有勋贵三番两次地想弑君,这怕是有点冤枉吧?”

    “……”

    崇祯皇帝本来就在沙盘这站着议事的,便直接让阎应元平身。

    很明显,要说信心不足的,就数南京的这些将领了。

    锦衣卫校尉们,却是没有任何顾忌的,齐声高呼回应道:“他们不配!”

    卢九德和韩赞周那边,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下,直接上奏,说查明刘孔昭、赵之龙、徐文爵、朱国弼等勋贵都有份参与弑君。

    除了那些世袭罔替的藩王,郡王,以及京师还有一些世袭爵位的之外,其他人全都为崇祯皇帝这次的爵位革新点赞,特别是那些文官,更是写文章称颂皇帝有千古圣君之相!

    更不用说,这个事情还有太祖皇帝背书,谁还能反对?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那些想要反对的,其实都是没有实权的,就算他们想反对,也没什么声音的。

    还有公侯伯,非世袭的,转为二等对应爵位;世袭的,转为三等对应降阶承袭爵位。

    只听他冷声喝道:“朕领兵南下平定叛乱,结果你们中有些人不思报国,学你们先祖为朝廷杀贼立功,反而试图弑君。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大明朝可曾有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