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广泛的软件许可 (第3/3页)
建立,这是必然的技术规律。
现在INtEL和英豪分别在cpU和cao作系统领域,取得了技术上的明显领先,自然会吸引诸多的计算机厂商,向两者进行靠拢。 作为计算机领域最新崛起的厂商,康柏对于拥抱技术变化最为积极,第一个找了上来,在和INtEL就芯片的采购计划进行磋商的同时,也找到英豪公司询问获得INdoS系统的可能性。 此时的康柏还是一个刚刚创立了一年多的公司,但陈兵却知道这家公司历史上经营的非常良好,甚至成长为疗塔的几个计算机龙头厂商之一。 陈兵一直在对灯塔的新兴科技企业偷偷下手,包括微软、包括思科、甚至甲骨文,但象康柏、还有未来可能出现的戴尔,陈兵却从来没有把他们列在阻击名单之上。 陈兵不可能与整个灯塔科技产业为敌,要阻击的也是那些技术垄断厂商,而对于康柏这样的厂商,陈兵只会当成共同对抗Ibm和苹果的盟友。 在陈兵的眼中,康柏其实一直没有真正掌握pc产业底层核心技术,其实是依靠出色经营,而快速崛起的一家制造性公司。 这也是为什么康柏一度成为灯塔的pc产业龙头,甚至收购了老牌厂商的dEc之后,最后仍然被hp合并掉的原因。 康柏的崛起速度非常快,也是灯塔对抗Ibm这种老牌垄断厂商的核心力量,这样的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进行合作,陈兵当然不会置之不理,而是扫榻相迎。 历史上的康柏,三位创始人都曾在tI工作,在Ibm发布了pc架构之后,他们看好计算机产业的市场,在1982年初联手创立了康柏公司。 起初的康柏公司,完全是生产Ibm的仿制品,并凭借对Ibmpc中的bIoS进行逆向研发,生产出了连Ibm也不得不承认其兼容性能的计算机。 凭借对Ibm产品的仿制,加上创新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更加灵活的市场策略,康柏公司的业绩得以持续的保持增长,抢夺了Ibm的一部分市场份额。但康柏的真正崛起,却是因为Ibm在386电脑上的决策失误。 是技术更先进的32位芯片,386电脑的出现,会使得Ibm的型机等高端市场受到挤压,因此Ibm一直有意压制386电脑的出现,希望将pc产品压制在16位技术水平,以保障其在高端计算机领域的既得利益。 康柏正是抓住这个机会,抢先推出了386电脑,打破了Ibm对pc产品的技术垄断,也成功的抢夺了Ibm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成为真正的行业龙头。 陈兵抢先推出286电脑,其实就是在效仿康柏公司历史上的竞争策略。 陈兵根本没想过要依靠INdoS系统,去赚取太多的垄断利润,也没想过要去过度盘剥计算机硬件厂商,一直想的就是与这些型的计算机硬件厂商结成利益联盟,共同对抗Ibm和苹果。 康柏主动找上门来,对于陈兵来,正是展现合作意向,发展更多盟友,千金买马骨的好机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英豪与康柏的交易协议达成的非常迅速。 陈兵与康柏的董事长本·罗森、cEo罗德·肯尼恩只经过了两个时的会谈,就达成了一份框架式的合作协议。 英豪不仅会授予康柏公司INdoScao作系统的软件许可证,允许康柏在他们生产的计算机上,预先安装INdoScao作系统,当然每安装一份INdoS需要付给英豪公司30美元的软件版权费。 同时,英豪公司也愿意向康柏提供286的主板技术,以及其他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技术授权,甚至是部件供应。 英豪之前围绕286芯片,开发286电脑,也已经耗时了近两年,康柏公司如果从头开始重新开发,即使逆向研发英豪的主板,也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获得了英豪的主板技术,将使得康柏公司推出286计算机的速度,得到明显的加快。 更不要,此时英豪公司已经有了主板、硬盘、显卡、声卡等方面的全面生产技术,而且这些技术都出自英豪的团队,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匹配度更加突出。 两家公司达成协议的速度之快,简直让所有的业者感觉有些瞠目结舌,上午英豪刚刚发布了他们的计算机,下午两家公司就共同宣布了协议的主要内容。 这份协议在业界的震动,绝对不比英豪推出286电脑低,许多电脑厂商都跟着找上了门来,希望获得类似康柏一样的协议授权。 对此陈兵是来者不惧,现在pc产业才刚刚兴起,还有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足以容纳众多的计算机硬件厂商。 而且,现在垄断pc市场份额的厂商是Ibm,越多硬件厂商出现,就有越多的伙伴来共同抢夺Ibm的市场,也能够分散Ibm的注意力。 与去年的INdoS1.0中看不中用不同,基于286电脑的INdoS2.0已经具有了非常明显的实用性,而包括康柏在内的诸多硬件厂商,根本没有独立研发cao作系统的能力。 现在能够从英豪这里用不高的代价,获得这款cao作系统的使用授权,对这些硬件厂商是难以抵挡的诱惑,三的展会时间,几乎所有的硬件厂商都找上了英豪,签订了软件使用许可。 在这种热潮之下,原本一直在保持身段的Ibm,也终于坐不住了,开始主动找上了英豪。 感谢书友还没发现、洛凡禄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鼓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