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煞夜雪走大梁,孤星恨血 (第2/4页)
不是他们口中的天煞孤星?’ 太子本在与太子妃商量着什么,此时见皇太孙哭得满脸是泪地跑到自己身边,显然他是已经知道了什么。 太子心善,不愿太多地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他蹲下身子搂着儿子弱小的身躯,道:‘孩儿啊,你不要去相信那些流言,你要记住你是皇爷爷钦定的皇太孙,只要你皇爷爷没有开口,谁都不能把你怎样。’ ‘可是…可是他们都说,若父王你不另立皇太孙,皇爷爷就会…就会…’皇太孙心里仍有些不安。 太子见状继续宽慰道:‘你皇爷爷岂是这般糊涂之人?放心去玩吧。’ 见自己的骨rou受此委屈,太子妃在一旁也小声啜泣起来,她对太子说道:‘我这可怜的孩儿怎么老天待他如此不公?好好的怎么就会闹出这么一出。’ ‘胡闹!孩子不懂事怎么你个做娘的也不懂?’ 向来温和的太子竟然破天荒地发了脾气,太子妃只得强忍心中的难过。她看了看天真无邪的皇太孙,又看了看面露忧色的太子,鼓起勇气说道:‘要不…要不就依七叔所说,让他请来高人替孩儿做法将此灾化解,也好让你我安心。’ 太子这次没有出言呵斥妻子,而是陷入了沉默。 …… 夜 …… 在父王与母后的好言安抚下,皇太孙的心态逐渐平稳下来,他试着无视他人的眼光,几日下来倒也渐渐适应了这些。 夜里,皇太孙悄悄爬上宫顶,望着天空中皓洁的月亮不禁陷入沉思:难道自己真的是‘天煞孤星’?否则皇爷爷怎么会如此讨厌自己?父王最近也因此颇受打击,成天闷闷不乐,而平日里最疼爱自己的小姑姑也不知去了哪里,难道这些都是因为自己? 一股与年纪不相仿的忧愁爬满皇太孙幼小的心灵。 ‘有刺客!太子殿下!有一名刺客闯入宫中!正向圣上的寝宫杀去——’ 就在皇太孙苦思冥想之际,忽然一名侍卫手持火把跑入东宫。听这声音皇太孙便能认出,此人名叫萧靖,是宫中侍卫副统领,同样也是父王最得力、最信任的下属。 太子连衣服都没穿好便急急忙忙赶了出来,见到萧靖后他慌忙问道:‘刺客?是谁如此大胆!竟敢擅闯皇宫?’ 萧靖单膝跪在太子面前说道:‘启禀殿下,此人从宫门外一路杀至内廷,如今已杀了十数名侍卫!恐怕……’ ‘恐怕什么?快说!’ ‘恐怕此人是天玑强者!’ ‘什么!天玑强者?难不成是……’近日魏宫戒备森严,其原因皆是因为meimei信阳的自尽,此时忽然说有一名天玑境的刺客闯入,太子的神色一下变得紧张起来。他对着萧靖大声命令道:‘传我命令!将宫中侍卫全数集结,随本殿前去护驾!’ ‘是——’ 说罢,皇太孙便看见父王身披轻甲、手持利剑,随着萧靖一同跑出宫去。 听见‘刺客’二字,皇太孙心中也有些紧张,加上担忧父王的安危,他索性选择不睡,守在屋顶静静地等待父王的归来。 可漫漫长夜又岂是这么容易熬的?不知不觉中皇太孙靠在大脊上进入了梦乡,当他再次醒来时,却是因为另一阵吵杂的嚷嚷声—— ‘给我将东宫围住!一只苍蝇都不许放出去!如有违令者!格杀勿论!’ ‘放肆!这里是太子殿下的东宫,你们怎敢在此无礼?’ ‘太子殿下?哼!我看是试图弑君杀父的乱臣贼子罢了!’ ‘什么!?你竟敢污蔑太子,来人——啊——’ 不等守在门口的太监将话说完,只见领头的那名侍卫手起刀落将他砍倒在地。 随后,东宫里一片混乱,太监、宫女、嬷嬷惊叫着企图逃串,可他们那里敌得过手持利刃的侍卫?不一会儿便全数被压在地上。不过这些人对太子妃倒还算客气,只是拿着刀跟在她身边,并不敢伸手碰她。 ‘皇太孙呢!’领头侍卫凶神恶煞地质问道。 太子妃用余光瞟了瞟被侍卫擒住的人,在确定没有儿子的身影后,她心中稍稍安定,随后故意高声喊道:‘小孩生性贪玩,本宫怎么知道他跑到哪个角落去了?’ ‘哼!还敢嘴硬!来人!给我去搜!就算掘地三尺也要将皇太孙找出来!’ ‘那这些奴才该如何处置?’ ‘留下太子妃一人,其他的全杀了!’ ‘唰——唰——唰——’ 几十道血光闪过,东宫瞬间变成了屠场。 皇太孙吓得一声都不敢吭,他死死地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待这些侍卫全部走了之后,皇太孙才哆哆嗦嗦地从屋顶滑下。 看着满地的死尸,皇太孙内心恐惧至极,可如今父王、母后都不在身边,外面又都是捉拿自己的侍卫,自己该何去何从? 就在皇太孙绝望无助之际,一个美丽、温柔的影子出现在自己的脑海——对了!去小姑姑那儿!就算全天下的人要抓自己,小姑姑一定会保护自己! 于是,借着夜色皇太孙迈开小腿便向信阳宫跑去。 到了信阳宫后,眼前的一切又让皇太孙感到一阵不解,原本热闹、温馨的宫殿现在却变得格外冷清,窗户、桌子、椅子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宫殿里那些漂亮的花瓶、玉器也不见踪影,宫殿里空无一人,只有一条高挂在梁上的白绫随风微动。 小姑姑呢?皇太孙疑惑地想到。 皇太孙想去别的地方找找,可方才所发生的一切让他一步都不敢离开。没办法,皇太孙只能乖乖地躲在这里,静静地等待父王来救自己出去…… …… 雪走大梁 …… 大梁,繁华而又无情的都市。 漫天大雪为整个大梁披上了一层白衣,仿佛也在为东宫三十余条死去的无辜性命默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