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着凉了 (第2/2页)
了一口,见白野欲言又止,“贤侄但说无妨,不打紧。” 虽说喜欢规矩,可也要学会变通嘛。 白野开口,“是这样,我大宋历来亲属随军,眼瞧着将士们的家属不日就会抵达,该如何安置啊?二叔也知晓,自家有关行伍之事,知之甚少。” 陈规还以为是什么事呢,随意道,“自然是军民杂居啊,现在你龙卫军驻地是如何布置的?” 好家伙,军民杂居?家里闹矛盾怎么办?合着自己不仅是团长兼政委兼参谋,现在还得兼着居委会大妈的工作? 白野硬着头皮说道,“每押一顶军帐,现今正在挖壕沟。” 陈规张着嘴,好半晌没说出话来,摇头道,“那日你来要伐木批文,自家还以为你要盖军舍,原来是要设拒马?那是行军的扎营方式,你都哪儿学的啊?” 白野干笑两声,“武经总要。” “下回看书仔细些!” 白野垂着头,“好嘞...” 陈规将剩下的粥喝完,这才缓缓开口,“驻军的营舍多为草席,竹子所搭,那日你要木材,自家也没多想,只以为陛下亲军,又是马军,住的好些也能理解,营寨席屋每间造价约莫4至6贯,马军寨约莫15贯,如今受困与朝廷财力,还要减三成...” 白野听得仔细,非战时,军队驻地更像是现代的部队大院,将士们每天下值后不是回宿舍,而是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吃自己老婆或是亲人做的饭,隔壁住的都是袍泽。
就说城外连夜搭起来草庐,白野都花了近10贯,不难想象5贯左右的房子该怎么住人。 白野纯粹是惯性思维,军人嘛,都住在大营房里,鬼知道是一人一间的啊。 而且还不管饭,毕竟已经发钱发粮了嘛,按如今正军的标准,每个士兵每天领100文,外加两升半米,也就是3斤口粮。 乍一看挺多,还不错,可这是一家子的口粮,将士们每天白天训练,到晚上才回营,甚至想喝杯热水润肠胃都做不到。因为军营的规矩是申时以后要灭掉所有火烛,所以士兵们往往只能吃冷饭冷菜。 另外,士兵们的军饷不只是用来养活全家,还得养护弓箭,手刀等等,士兵们白日训练,晚上要摸黑让老婆或是老娘洗刷盔甲,儿子积攒明日要用的柴薪,一家人要摸黑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白野越听心里越骂,这TM什么军制,这样的兵要能打仗就真见鬼了。 以文制武没错,现代社会基本上的主权国家都是这一套,只是两宋的这以文制武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怕士兵闹,逃跑,就全家都塞进军营里当人质?当人质也就当吧,又没有额外的补贴... 现在也只能将错就错,改革是肯定来不及了,大战在即,这可不是选拔基层武官,召集起来打一架就好。 涉及上百万的军属安置,不是朝夕就能理顺的,就一个钱粮怎么发,就需要漫长的扯皮,这可不是信息时代,可以去银行取,白野想想就脑壳疼。 白野丧气道,“没法子了,现在壕沟都开挖了,只能在边上再建一座营寨。” 这下可好,刚上任没几天,真就被秦桧抓住小辫子了。 虽说影响应该不大,本就是赶鸭子上架,但拨款肯定会有影响,因为秦桧有借口了,外加成为朝廷的一个笑话。 这事还没法甩锅给别人,是白野自己疏忽,随便逮着齐上路或是魏胜他们,都应该清楚军中的惯例。 陈规倒是没有幸灾乐祸,“若是有需要二叔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会的。”白野起身告辞,得,现在事情更多了,多到根本做不完。 府城望川街盐署,海盐还没有这么快送到,所以秦熺有些空闲,莫名的背后有股凉意,打了两个喷嚏。 “着凉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