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好高骛远与路线抉择!(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1/2页)
出租房里。 湘南大学附属二医院不为普通的住院医师提供宿舍,但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有独属于自己的宿舍。 主要是医院里的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的数量太多,若再要为住培提供,需要的数量更多。 但好在,普通的社会性住培医院里每个月给的补贴是4000,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只有一千八,这么一算,即便是除去一千五左右的房租,其实普通的社会性住培每个月的可支配钱还要稍微高一些。 不过没证,又是社会性住培的一个劣势。 相对公平对待,是医学会能够为医学生争取到的最大福利。 方闲自己单人租了一间老破小区的两室一厅,房租偏贵,一千八一个月。 方闲端着煮好的面坐在了老式破皮沙发上,然后目光聚集到别人看不到的透明面板上。 “当前技能点剩余26。” 方闲把筷子放下,耐心琢磨—— 经过这几日的总结,大概可以得出来这么一个规律。 如果是自己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诊断,即便是亚健康状态,通过医嘱、劝解等,就能够获得大量的技能点! 诊断的贡献占比还一定程度大于治疗。 而如果只是当作一个工具人,根据上级医师的意见去开医嘱等等,那么技能点收获就相当有限! 可能这个伤害值,是根据自己在一种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的贡献占比来计算的。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完成了手术切口的缝合之后,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技能点。 方闲猜测,这与手术切口存在的本质有关。 因为要做手术,要开口子,这是上级医师、病人都知道的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缝合的贡献,在于谁去cao作,而不是在于谁来诊断,这属于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公共诊断。 公共诊断,是方闲自己创造的词,主要是为了便利总结,也可以讲成为非专业依靠诊断。 在湘南大学附属医院,想要去单独诊断患者的疾病,除了主治医师去坐门诊,就只剩下总住院医师去看急诊了,但这个和方闲目前的位置相差得太远。 要在医院里担任总住院,前提就必须是本院医师,要是本院医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三十岁之前通过1级医师的等级认证。 而创伤外科最近五年,就只新聘了三个人。 目前林教授组的主治医师薛力、目前的创伤外科总住院王春涛,还有就是另外一个组的主治医师梁奕超。 就湘南大学,每年创伤外科毕业的博士就至少三个到四个,五年下来,就是二十个,其中的梁毅超更是复大华山医院毕业的博士。 这就相当于本院二十个毕业的博士师兄,只有两个留在本院。 登天梯啊,也不是开玩笑。 这一点先不去论,证明自己想要在医院里单独接诊病人的机会很少,普通的住院医师也不可能有多点执业的机会,即便是跟班总住院,也至少是博士才能考虑的问题。 那么,剩下来给自己提升对疾病的伤害占比,就只有去临床上摸一摸别的上级医师或者是同事没发现的新诊断,或者就是有针对性地,多挑拣一些具有公共诊断的cao作来做。 比如说缝合之类的! …… 半个小时之后,方闲瘫软地坐在了沙发上,脸上满是纠结之色。 “我也是贱的厉害,为什么非要去看那个登天梯的要求呢?”方闲把手机先点暗,然后又重新点亮,匍匐着重新看了一遍,里面是湘省医学会转载的华国医学会的一篇论述性质的文章。 其中的一些要点则是—— “医师等级制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