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_第三百五十二章 辽东变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辽东变故 (第1/2页)

    陈堪这些日子送到北京的奏折不算多,杨士奇很快便将几本奏折递到了朱棣面前。

    这些奏折,朱棣早就批阅过了。

    杨士奇有些好奇,朱棣干嘛要再看一遍已经批阅过的奏折,还指名道姓要看陈堪的。

    可惜朱棣并没有要给他解释的意思,而是开始仔仔细细的翻阅着这些早就处理完毕的奏折。

    很快,朱棣就在奏折里看见了想看的东西。

    那是一封两个月前的奏折,奏折的内容也很简单,要求兵部拨到北京一千具铠甲,一千柄战刀。

    当时朱棣没有在意,见陈堪要的数量也不多,便直接同意了。

    但现在看来,这一千具战甲和一千柄战刀,很有可能在辽东掀起腥风血雨啊。

    是的,陈堪能想到的东西朱棣也能想到。

    以前之所以没想到是因为大明内部的事情都还没有理顺,况且大明身为朝上国,自然没必要去打那些国家那三瓜俩枣的主意。

    但现在这条口子被陈堪撕破,朱棣敏锐的发现或许大明的投入或许将会得到难以想象的回报。

    所以,朱棣动心了。

    放下奏折,朱棣取出大明地图,死死地盯着辽东那一大片土地。

    辽东那边的土地肥沃,朱棣在北京戍边多年自然是清楚的。

    只是奈何以往的辽东处于四战之地,所以土地便荒废了下来。

    但现在,若是陈堪借刀杀饶毒计能够成功,那他就要开始考虑移民去辽东垦荒的事情了。

    然后,朱棣也开始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地。

    若是陈堪在这里,一定会发现朱棣圈出来的地盘,与他在地图上画出来的,几乎一模一样。

    看着地图上勾勒出来的红线,朱棣取过地球仪对照了一下,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弧线。

    现在看来,将陈堪丢去北京这件事情是做对了。

    要是把他留在南京,陈堪的精力只会放在各方的争斗上,为名为利。

    而这才去了北京半年,陈堪便能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两相对比之下,朱棣似乎发现了陈堪的正确用法。

    收好地图和地球仪,朱棣朝着门外喊道:“来人,传旨下去,赏赐靖海侯陈堪西直门宅子一栋,黄金千两,绢千匹......对了,再去告诉兵部,军器监这些日子生产出来的火铳全都安排人给陈堪送去。”

    朱棣嘴里吐出一大堆的东西,听得太监一阵心惊胆战。

    这些东西,已经远远超过赏赐侯爵的规格了。

    下午时分,朱棣赏赐陈堪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京师。

    这半年以来,京师没了陈堪,少了许多乐子事儿。

    而这还是陈堪消失半年后,京师再一次听见他的名字。

    听到这个消息,许多官员与勋贵忍不住愕然。

    他们还以为陈堪远窜北京,在朝堂上的痕迹会逐渐淡化。

    却是没想到陛下对陈堪竟然恩宠到如簇步。

    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最先有所动作的是汉王府。

    在拿到朱棣赏赐给陈堪的礼单之后,朱高煦在第一时间钻进了王府宝库,亲自挑选了无数奇珍异宝,然后以汉王府的名义赏赐给靖海侯府。

    其次是东宫,朱高炽倒是没什么动作,但新任太子妃张氏却是亲自到库房挑出一马车珍宝送到了朱棣赏赐陈堪的队伍里,只是不像汉王府那样对外宣扬罢了。

    ......

    远在北京的陈堪当然是不知道过完元正之后他就会大发一笔横财。

    此时,他正在书房指着辽东的方向破口大骂。

    “废物,简直就是废物!”

    “妈了个巴子,什么傻逼玩意儿,我怎么会想到扶持这么个蠢货?”

    陈堪现在火气很大。

    因为辽东传来的消息有些不容乐观。

    他实在是没想到,猛哥速罕这个蠢货在有了自己的支持下,还能被猛哥帖木儿打得抱头鼠窜。

    站在门口的亲卫李四看着书房内的一片狼藉,脸上止不住的抽搐。

    事情的原委他倒也知晓,只是他没想到这个消息会给侯爷带来这么大的刺激,连平日里视若珍宝的端砚都舍得往地上砸。

    要今日为什么发火,原因其实很简单。

    猛哥速罕在拿到陈堪赞助的一千具铠甲和一千柄战刀以后便偷偷潜回了辽东的深山老林。

    并在第一时间找上了自己的母族东海女真。

    一开始计划都还进行得很顺利,猛哥速罕成功在东海女真当中武装起了一支忠诚于他的军队。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猛哥速罕的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竟然将自己在暗中偷偷发展力量的事情告诉了他青梅竹马的表妹,也就是他原来的未婚妻,建州女真一族现在的族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