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_第四百一十九章 种子发芽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九章 种子发芽了 (第2/2页)

能热闹些。”

    陈堪看着常宁,半晌之后,颔首道:“好!”

    这些年,陈堪和常宁一直都没有孩子,当然不是两人的身体有问题。

    一开始,是因为常宁嫁过来的时候年纪太小,生孩子风险太大,所以陈堪也就没有起过要孩子的心思。

    后来则是因为有了三个弟子,两人都受不住三个弟子的闹腾,要是再生一个,只怕是能将人烦死。

    所以两人也一直控制着。

    但现在,常宁的身体发育完全了,三个闹腾的家伙也去了京师,短时间内肯定回不来。

    也是时候要孩子了。

    说干就干,陈堪迅速吃完碗中的食物,将常宁打横抱起便朝着浴室走去。

    “天还黑没黑呢?”

    常宁将头埋在陈堪胸口,忍不住娇嗔了一句。

    “哈哈哈哈。”

    “怕什么,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陈堪大笑一阵,一脚踹开浴室大门。

    守在门口的两个侍女很有眼色的将大门拉好,便远远的退开了。

    ......

    ......

    时间一天天过去,春去夏来,各地的消息像是雪花般不断飞进侯府。

    陈洽没让陈堪失望,刚到辽东便迅速接替了徐肃的位置,徐肃甘愿退居附贰。

    同时,说服蒙哥速罕出兵吞并了海西女真,彻底切断了建州女真和朝鲜方面的联系。

    建州女真被大明,兀良哈三卫,与海西女真合并之后海东围在了中间,衰弱的很快,如今更是只剩下建州一座孤城负隅顽抗。

    应该用不了多久,建州女真各部就能统一起来。

    京师那边也不断的有消息传来,先是朱瞻基和朱瞻壑以皇孙的身份入大学堂读书,后是花时以皇孙伴读的身份进了大学堂。

    据说三人一进大学堂,就迅速整合了一众皇子皇孙成为了老大。

    硬是在一众博学大儒的眼皮子底下将陈堪交给他们的那些知识交给了皇孙们。

    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皇子皇孙们不爱听大儒的课了,反而喜欢追在朱瞻基屁股后面听他吹牛逼。

    这样的作法,引得那些授课的大儒不满,轮番去找朱棣告状。

    连带着陈堪也被朱棣写信训斥了一顿。

    还有就是方孝孺官复原职了,陈瑛下狱了。

    这件事情在陈堪的预料之中,所以陈堪也没太惊讶。

    倒是今年四月份,朱棣下旨册封朱瞻基为皇太孙,这个消息让陈堪消化了很久。

    历史上朱瞻基被册封为皇太孙已经是永乐九年,现在才永乐五年,足足比原来的历史时空中提前了四年。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便是瓦剌部与鞑靼部的使节为了争夺本施雅里的所有权,选择了在京师当中用草原的办法解决。

    决斗!

    双方各派出十五人,比斗个人战力,骑兵冲阵能力。

    最终瓦剌部以十死五生全歼鞑靼部十五人的大胜获得了和朱棣谈判的能力。

    瓦剌部开出了牛羊十万头,战马三万匹的赎金,但朱棣没同意。

    最终双方以嘉峪关以北的镜铁山铁矿的开采权达成了共识。

    瓦剌部带回了本施雅里,朱棣则是获得了镜铁山铁矿三十年的开采权,并且三十年之内,瓦剌部必须无偿向大明开放边境以方便大唐运铁。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堪高兴得忍不住喝了三坛子米酒。

    不得不说,朱棣这桩买卖赚大了。

    镜铁山铁矿,乃是草原之上最大的铁矿,毫不客观的说,瓦剌部近三成的兵刃所用的铁都来自于镜铁山。

    失去了镜铁山的瓦剌,就像是一只没了牙的老虎。

    这一次马哈木为了争一个正统的名声,可谓是下了血本。

    就连陈堪都没想到本施雅里竟然这么值钱,简直出乎预料。

    而大明得到了镜铁山,北出嘉峪关便能虎视西域与草原,真的赚麻了。

    海上也有消息传来,云娘的船队摸清了去往澳洲的的洋流和航道。

    正在有条不紊的送人过去垦荒。

    另外,郑和那边也成功的挑拨了满剌加和苏门答腊的关系,两国为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大打出手。

    据说双方已经打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投入的兵力超过了二十万人。

    郑和则是乘机占据了一座海岛干起了军火商人的勾当。

    这一次郑和下西洋,可是带着寻找建文帝的任务去的,结果建文帝没找到,给朱棣运银子的船倒是忙碌得很,天天都有宝船在京师码头停靠。

    还有一个好消息,经过陈堪半年的辛勤耕耘,常宁的肚子也一天一天的大了起来。

    陈堪要当父亲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