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宠冠诸臣 (第2/2页)
那可是朱元璋的老家,更是淮西勋贵与老朱共同定下的中都。 大明如今的三京之一。 就这么封给了陈堪的女儿? 尽管只是封号,并非实封,但仍然让群臣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朱月澜作为朱棣最宠爱的小女儿,封号也只是常宁。 现在一个外孙女,反倒封到了凤阳。 而且陈宁这个名字,也是颇有深意,陈堪姓陈,朱月澜的封号是常宁公主,二人各取一字,得陈宁之名。 这是何等的殊荣? 群臣怎么也想不到,陈堪远离京师多年,朱棣对他的恩宠却是不增反减。 倒是满朝文武都有些嫉妒了。 但群臣嫉妒归嫉妒,朱棣金口一开,便再无更改的可能。 况且这是朱棣的家事,群臣也不好出言反驳。 所以气氛沉寂片刻,群臣还是不情不愿群的跪倒在地:“恭贺陛下。喜得外女,陛下万岁万万岁!” 很奇怪,明明是陈堪生女儿,但群臣祝贺的对象却是朱棣。 当然,尽管这很奇怪,朱棣还是微微颔首道:“诸卿平身!” “谢陛下!” 场面话说完,大臣们便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陈堪受宠,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受宠到如此地步,确实令人感到心惊。 古往今来,恐怕也只有那位被史书记载宠冠诸王的魏王李泰有这个殊荣。 但李泰那是李世民的亲儿子,李世民宠爱他是应该的。 陈堪却只是一个女婿。 难道将来要史官记录一个宠冠诸臣吗?
方孝孺坐在文官首位的位置上,位置几乎与太子朱高炽齐平。 圣旨念完之后,朱高炽不由得转头看着方孝孺笑道:“方大人可真是教了个好弟子啊,如此恩荣,倒是让孤都有些嫉妒了。” 方孝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微笑,淡淡的应道:“太子殿下过誉了,皇长孙殿下如今在老臣那孽徒手下受教,老臣还嫉妒他收了一个顶好的弟子呢。” 两人的谈话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不外乎互相吹捧。 但若是细细分析下来,便很容易得出来一个结论,他们结盟了。 是的,朝读书种子方孝孺,和太子殿下朱高炽结盟了。 不过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只有极少数。 比如朱棣,比如朱瞻基,比如朱高煦,其余人,就连陈堪这个亲传弟子,都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当然,他们结盟的事情,或许出乎许多人预料,但绝对不奇怪。 一个是被朱棣不断打压的太子,一个是被朱棣用完就丢的老臣。 两人都是与皇权对抗的可怜人,结盟之事本就是顺理成章。 “方大人,你说,父皇在等谁呢?” 朱高炽继续开口,话是对方孝孺说的,但目光却一直落在宣读完圣旨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的朱棣身上。 就这一会儿功夫,朱棣已经仰着头朝北边看了好几次了。 明明他是面南而坐,背后是奉天大殿的高墙,但他依旧转头看墙。 好似目光能够穿透身后的高墙一般。 方孝孺掠了掠虎须,淡笑道:“说不定是在等什么重要的人吧!” 朱高炽从朱棣身上收回目光,似询问,又似自问:“重要的人,什么重要的人,值得父皇数次张望?” 方孝孺微微一笑,却没有继续搭话。 朱棣是在等人,大家都知道,但等谁,那就是众说纷纭了。 毕竟这段日子回京述职的大臣可不少,江阴侯吴高,镇远侯顾成,据说连西平侯也要进京。 当然,大多数朝臣都只是听说。 自从成国公朱能去世以后,关于大明朝的总领天下兵马的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一职会花落谁家,一直都是众说纷纭。 同时,海军学院院长这个职位也空缺了下来。 这些都是真真正正站在大明权力顶峰的肥缺,谁不想来分一杯羹? 这些久居塞外的大将军回京,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对于朝臣的表现,朱棣全都看在眼里,但他也没有出言制止大臣们讨论。 他毕竟不是朱元璋那样的暴君。 其实永乐一朝,大臣们活得还是比较轻松自在的。 朱棣能力强,意味着大臣们不需要处理太多的烦心事儿,宽松的环境才能养出士子,这是常识。 而且永乐朝堂之上也没有什么大jianian大恶之徒,大家说话难免就随性了许多。 当朱棣再度朝北边张望了一次之后,终于有朝臣忍不住了。 站起身来朝朱棣拱手笑问道:“陛下今日可是在等候哪位重要人物?” 朱棣一愣,看向问话那人,见是大明朝堂之上的搞笑担当茹瑺。 脸上顿时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回答道:“茹爱卿待会儿就知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