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士_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恩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恩荣 (第2/3页)

笑起来。

    乐不可支的罢手道:“都归你,都归你!”

    “来人,给靖海侯赐粥。”

    “谢陛下!”

    朱棣与陈堪一问一答,满朝文武尽皆缄默。

    此刻,他们也看明白了,陈堪这一次回来,必定是与战事有关。

    否则以陈堪谨慎的性子,不可能连甲胄都不脱下便直接进宫面圣。

    但,他们记得大明最近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战事才对。

    难道是陛下打算北征草原,所以把陈堪调回来做先锋?

    倒是不排除这种可能。

    毕竟陛下打算北征之事,在朝臣之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早在永乐三年,陛下便已经表现出过一统草原的意图。

    更何况现在草原分裂,而大明经过了好几年修生养息,不说兵强马壮,但支持一场大战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现在发起北征,尽管有些仓促,但大多数朝臣还是持支持状态。

    当然,这个支持也是有限度的,北征可以,朱棣亲自领兵不行。

    而且就这一次,不管打得下打不下草原都只能有一次。

    就在百官疑惑的当口,宋新已经亲自将一锅粥端到了陈堪面前的案几上。

    没错,就是一锅。

    朱棣说粥冷了,自然是玩笑话,御膳房也不可能大冬天的给一位国侯喝冷粥。

    所以当热气腾腾的一大锅腊八粥摆在面前时,陈堪顿时食指大动。

    从北京到南京,冒着大雪天气赶路,陈堪仅仅只用了十天。

    这一路上几乎吃睡都在马背上,喝的是冰水,吃的是干粮。

    这个时候,朱棣赐给他一大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简直就是正当其时。

    陈堪手持木勺,朝朱棣拱手抱拳,谢道:“多谢陛下赐食,急行军十日,臣这腹中早已饥饿难耐,若是有失礼之处,还请陛下海涵。”

    而群臣在听见陈堪仅用了十天时间就从北京赶到了南京,顿时又是一阵哗然。

    现在他们对于陈堪来南京的目的可谓是越加好奇了。

    这放在春夏时节,精锐骑兵十日自北京赶到南京,虽然困难,但也不是做不到,若是八百里加急,还能更快。

    但现在可是冬天,北国乃是一片冰天雪地。

    寻常人别说纵马狂奔,就算出门,都恨不得将棉被裹在身上。

    陈堪来得这么急,这么快,究竟所为何事?

    朱棣没有去管百官的反应,只是无所谓的罢罢手,淡淡的说道:“放心吃,朕不计较。”

    有了朱棣的准话,陈堪也顾不得去管群臣什么反应了,手持木勺便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拉。

    皇宫里的粥,采用的食材自然都是世间顶级的。

    尽管只是粥,但陈堪还是吃得香甜无比。

    吃到一半,陈堪觉得用勺子不过瘾,干脆直接抬起比他的头还要大些的锅直接往嘴里倒。

    陈堪是武将,武将嘛,吃饭粗犷一些也很合理。

    陈堪此举,顿时让满殿朝臣忍不住狂咽口水。

    主要是他吃得太香了,饶是他们已经提前吃过了,此时还是忍不住食欲大振。

    “嗝~”

    将一锅散发着粮食的清香味的腊八粥倒进了肚子,陈堪忍不住打了个饱嗝。

    两个宫人上前,一人收走了案几之上的锅,一人给陈堪擦嘴。

    做完这一切之后,陈堪咧嘴一笑,眼神之中闪过一抹狠厉。

    “陛下,臣吃饱了!”

    朱棣微微颔首,淡淡的说道:“既然吃饱了,那现在说说正事。”

    此言一出,朝臣们顿时竖起了耳朵。

    陈堪回京的谜底,终于要揭晓了。

    一些人看着陈堪,如朱氏兄弟,如方孝孺,茹瑺。

    一些人看着朱棣,如蹇义,杨士奇,宋礼。

    但无一例外,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好奇之色。

    沉吟片刻,朱棣开口了:“朕威服寰宇,平灭四方,宁谧区宇,缴外君长,海表猷渠,无远不庭,无思不服。

    而今有苏门答腊,满剌加蕞尔小蕃,负固南洋,不量其力,不恤其人,肆情拒命,抗衡上国,犯我海疆,

    于南洋吕宋,阻拦郑和船队,其性甚恶,其迹可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