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游戏 (第3/4页)
第三天中午,陈堪在临时开辟出来的校场上检阅了愿意跟着阿必镇离去的这三百人。 三百人,这个数字,与其说是对阿必镇的支持,不如说是对他的侮辱。 对于一个曾经掌控过一个人口百万户,军卒十数万的大国的阿必镇来说,到了要远走他乡之时,竟然仅有三百人愿意跟随他而已,这是何等可笑的一个结果? 凄惶,而又悲情。 当然,这是别人的看法。 陈堪很无所谓,阿必镇带走三百人或是三万人,对于陈堪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 作为正主的阿必镇同样没什么表情。 早在入城之时,他就已经做到了独自离开苏门答腊的准备。 如今还有三百人跟他走,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 人口这种东西,在南洋并不是什么难以得到的东西。 雨林中多的是野人。 重要有物资和武器,他就会有人口,有军队,有国家。 陈堪兑现了三日前承诺的东西之后,阿必镇便迅速带着麾下三百人窜入了林子之中。 他不能走大路,因为他不确定,苏里东东会不会安排人在路上截杀他。 而他进入雨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利用雨林之中的沼泽和毒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麾下这三百人杀掉了一大半。 那一大半的人,都是那些旧贵族安插过来想要他的命的人。 剩下来一百出头的人,才是真正效忠于他,想要和他去其他地方建立国度的人。 陈堪没有在阿必镇身上投入过多的精力。 正如阿必镇所想,这一切,在陈堪眼里,和游戏差不多。 种子种下去,能发芽当然好,不能发芽也没什么。 阿必镇确实大才,但不代表陈堪一定要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毕竟,阿必镇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陈堪真正的杀招还是朱棣的圣旨,以及郑和的船队。 ...... ......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许久,陈堪的大军驻扎在勃林邦城前,对于城中百姓基本算得上是秋毫无犯。 反倒是苏里东东为了稳定局势,每天都要杀掉一大批人。 而陈堪在城外等了半个月时间,郑和终于率领麾下的工兵姗姗来迟。 二人相见,自然又是免不了一顿胡吃海喝。 窦兴将勃林邦的宝库移交给郑和麾下的工兵,也终于能够出城透透气了。 陈堪在营中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中央帅帐之中,两支船队之中千户以上的将领全都到齐。 至于举办庆功宴的物资,自然是来自于勃林邦城。 来南洋一趟,洗劫了两个国家百年积累的财富,更是将马六甲城夷为平地。 可以说来时的战略目标已经全部达到。 而大明的战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几十个死在雨林之中的倒霉蛋意外,战场之上更是做到了零战损。 相比于陈堪去草原那一次,这一次的战果更大,影响更深,战损也更小,当然值得庆祝。 整个大营都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陈堪也不怕苏门答腊此时发起反扑,因为大营周边早就被她经营成了铁通一块。 无数的地雷铺满了城外,只要苏门达腊敢来,陈堪就敢把他们炸成rou馅。 营帐正中,陈堪和郑和相对而坐,两人脸上都充斥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两人开心的原因也很简单。 用两个字就能概括——发财! 是的,发财,还是发大财。 郑和麾下八千工兵,搬空马六甲城的宝库足足用了半个月时间。 郑和只是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便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一个马六甲城的财富,竟然抵得上大明三年的税收。 现在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大概在三千万两白银上下,也就是说光是马六甲城积累的财富便超过了一万万两白银。 而苏门答腊的财富只会更多。 这么多财富,两只船队所有的穿加起来也运不回去。 不过问题不大,对于这种令人幸福的烦恼,两人只盼越多越好。 况且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船不够造船就是,反正郑和麾下的工兵数量足够多,而且转运金银的船也不用造得多好多精美。 苏门答腊岛上多得是数人合抱的巨木。 只需将巨木砍到,掏空树干,将金银填充进去,就是一艘转运金银的宝船。 重量太重浮不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