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第2/2页)
打乱了白莲教之前的很多计划,很多事情也必须提前进行。 随着这件事的风声透出,想来无论是太后一党还是九姓十氏的东竹党一系,亦或是那些有二心的节度使们,应该都开始加紧忙碌。 说不定还要一边调兵遣将一边痛骂恩海不守时,搞得他们要加班加点。 想到这一幕,李云不由有些想笑。 四下里暗流涌动,作为暴风眼的核心,此时他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人。 当下向小光子说道: “告诉司礼监,朕要出宫微服私访。” 去取朕的皇气。 小光子不疑有他,立刻将皇帝的要求通报司礼监。 和李云预料的一样,司礼监没有丝毫耽搁就答应下来,并且安排了一队锦衣卫作为护卫。 带队的正是老熟人,那名名叫周全的锦衣卫官员。 上次当街怒斩大理寺右少卿之子佟德良之后,这周全很是出了一番风头,而且所作所为打击了代表世家的东竹党,也算是在阉党内部立了功。 原本还是个总旗,现在已经升了百户。 听到皇帝又要出宫微服私访,这周全立刻屁颠屁颠跑了过来,生怕皇帝换了别的护卫。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皇帝出宫微服私访已经是轻车熟路,很快离开皇城,来到了朱雀街之上。 此时的京城之中仍然一片热闹,只是街上讨饭的灾民反而比之前还要少了。 小光子跟在马车之外,此时看出李云的疑惑,凑过来悄声向李云说道: “最近城外的灾民愈来愈多,五城兵马司怕出乱子,就将城里的那点灾民乞丐也全都赶出了城外,正好城外设了粥铺,灾民乞丐也都愿意去,起码有口饭吃……”
一旁骑马护卫的周全此时也凑过来,抱拳低声说道: “圣上,您看,是否要去永安街?据说这几日金翰林柳翰林他们号称奉旨填词,在永安街的茶楼酒肆之中讲那《顺隆微服私访记》,名声大噪,热闹得紧。” 在他看来,皇帝突然微服私访,那显然是要出来看热闹的。 之前皇帝把几个说书人、剧散人和词人召进宫里,每日写书填词,还封他们进翰林院做翰林,很是传为笑谈。 朝堂内外,说的都是皇帝不务正业,好大喜功,不过是斩了个纨绔,就当成了天大的功劳。 这次显然是要去茶楼酒肆过干瘾。 不过周全对皇帝倒是颇有好感。 之前的接触之中,他同样能够感受到,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和传言之中的完全不同。 甚至足以称得上是一个明君。 只是现在阉党得势,哪怕是皇帝,也只是那笼中的鸟儿、网中的游鱼,有多大能耐,也只能被困在那里,郁郁不得出。 而且周全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说什么那阉党恩海准备废帝另立,顺隆帝这个皇帝可能做不了几天了。 可他周全也只是一个区区锦衣卫百户,还是刚刚从总旗升上来的。 能保住自身就不错了,想要忠君,也没那个门路。 罢了,还是护得皇帝安全,让他能多开心一天是一天吧。 没想到皇帝听了他的话,面色淡然地说道: “去城外粥铺看看。” 周全不由一愣。 城门口的粥铺那里全都是各路灾民流民,乱糟糟的不说,而且那场景实在是有碍观瞻。 很多人连个人样儿都没有了。 皇帝去那里做什么? 不过想到之前司礼监那边下来的命令,说小皇帝想做什么要尽量配合,只要保证他的安全即可。 更何况最近京营cao演,侍卫上直军和五军都督府的营帐都绕着京城驻扎,城外反而更加安全。 周全此时也懒得细想,当下朝旁边赶车的车夫做了个手势,一群锦衣卫护着马车,向京城的南门走去。 城内的灾民都被赶出了城,虽然最近的灾情好像越发严重了,这京城之中的街道反而显得干净整洁了不少。 也让朝堂之上的一众达官贵人一片赞许。 自是夜夜笙歌。 只是越是接近城门,路边的景象就变得越是破败起来,同时也陆续有乞丐的身影出现。 等一路出了城门,情况登时一变。 灾民,密密麻麻的灾民,挤满了城门外的大片空地,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脸上则是麻木绝望的表情。 几个巨大的棚子就搭在城墙下面,里面支着数十口大锅,冒着滚滚白气。 那白气之中仅有一丝粮食的味道,却引得很多灾民贪婪地吮吸。 仿佛在吮吸这世间无上的美味。 只是他们却无法靠近粥棚。 那粥棚的周围,正有几百名五城兵马司的巡兵把守,长刀出鞘,杀气腾腾。 粥棚之中,几个身穿官服脑满肠肥的官员,正在那里嬉笑。 不时有灾民带着一些尚有姿色的年轻女孩儿,或是妻子或是女儿,走进那粥棚之中,如同牲口一样被那几名官爷过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