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再临:我获得了烛龙血脉_第八十八章:何为大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何为大义 (第5/5页)

似心中无愧,可这话错了,巡心中的愧疚太多,只是在这紧张的日子中,无力去想罢了。”

    张巡叹息道,他看着叛军大营所在的方向,握着酒杯的手有些用力。

    “可是对这睢阳城的百姓?”

    苏临帮张巡添上酒,这酒的效果是恢复魂能,对于张巡来说的确有益缓解其精神疲劳。

    张巡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愚兄自然是愧对睢阳城百姓的,巡已能想到,史官会如何评价睢阳城之战,若巡早降,睢阳城内百姓不说安然无恙,也绝不会到了路边尸骨累累,饿到吃人的地步。”

    他叹息着道:“巡全了报效家国君主之心,庇佑了江淮千万百姓,对此城百姓又是何其不公?这些事巡是想过的。”

    “可大哥做起来,并无迟疑,所以你才能守住此城,千古一列。”

    苏临语气平淡,既无赞赏之意,也无贬低之嫌。

    “并无迟疑吗……”

    张巡摇了摇头,“我也是人,读的是圣贤书,怎会不知此等行为是多么惊世骇俗?万事开头难,巡对睢阳城百姓有愧,对守城中战死的将士有愧,更是有愧于那助我开头之人。”

    “谁?”

    苏临明知故问,因为睢阳城被围,细节消息肯定传不出去。

    张巡左手持酒杯,右手持一石子,在城头作画。

    月光洒落在这个须发皆白的中年男人身上,刹那间时光仿佛在他身上倒流了,苏临好像看到了一个风流名士在饮酒作画。

    想来张巡年轻时也曾名士风流过,他可是进士出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出仕后将精力更多的放在怎么做一个好官上了。

    只是以石子刻画,短短时间便有一女子跃然‘纸’上,古人绘画重写意。

    画上人是一名女子在翩翩起舞,明明只是一张静态的画,却仿佛能看到她在舞动一般。

    张巡的画技不说是宗师级别,也绝对算是一代名家了,只是他平日里不再碰这些对国家做不了贡献的东西。

    “可是尊夫人?”

    苏临佯做好奇的问道。

    张巡摇了摇头,“清婉是我一妾室,于江南相识。”

    “不想大哥这般严肃之人,也会纳妾,想来定是段风流往事。”

    苏临一幅八卦的样子,实际上他也确实感兴趣,因为他觉得有些隐藏彩蛋或许不在副本内,但在副本外会有。

    在古时候,风流并不是什么贬义词,多用于名仕,所以他的用词也没有不妥。

    张巡被苏临问起,脸上浮现追忆的神情,“巡亦是凡人,也会心动,仕途娶妻,异地为官,偶遇佳人……”

    故事在月下的那一壶酒中娓娓道来,苏临也终于知道了这千古未解之谜。

    盛唐之下,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繁华一片。

    张巡与好友同游,临江游船,结识了清婉。

    清婉身姿窈窕,花容月貌,最难得的是其舞跳的很好,堪称一代大家,当即便吸引了张巡的心神。

    张巡那时正当壮年,风流潇洒,一身正气且满腹才华,自然和清婉碰撞出了火花。

    他们相知相遇,直到张巡为其赎身,携手共揽山河。

    他挑灯伏案批改公文,清婉便为其研磨添香,张巡疲惫时,她便一曲轻舞动人心魄。

    如果说张巡的正妻是家族安排,仕途需求,那清婉便算是他的灵魂伴侣了。

    这样美好的日子持续数年,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张巡的上司投靠叛军,他宁死不屈,带着家丁和爱妾还有追随者杀出重围,多次重创叛军。

    奈何叛军势大,最终才退守到了睢阳城,睢阳城太守许远钦佩其忠义及能力,便让张巡统领此城。

    叛军围城,断粮已久,城内早已有易子相食的现象发生。

    在那个夜晚,张巡疲惫的回到住处,看着消瘦的爱妾沉默良久。

    最终是那消瘦憔悴,但风姿不减的女子先开口了。

    她一如初见时那般轻盈的转身,可她身上无那翩翩长裙,而是破败的衣衫。

    他们初遇在盛唐的江南,别离在满目疮痍的乱世,一如那身上衣衫的变化。

    她停住了,有些凄然的笑了笑,“见夫君疲惫,本想献舞一曲,可想来夫君是不允的。”

    睢阳城将士奋勇杀敌,日夜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作为主将,张巡又怎可自己回家中观赏爱妾的舞姿?

    她上前道,“妾知夫君意,愿随夫君心,非恨别离,旦恨未能……最后一舞。”

    说罢,她便抽出张巡腰间的佩剑,划过了脖颈。

    美人消逝,利剑落地,发出的声音,好似久久不绝。

    苏临听完这个故事,也是有些慨叹,“嫂子舍生取义,实乃巾帼英雄也。”

    张巡饮尽杯中酒,酒不醉人人自醉,眼中也有些水汽,“可如今想来,巡要是先开口就好了,还能再看她舞一曲,全了她的心愿。”

    说到这里,他自嘲的摇了摇头,“许是巡的心愿吧。”

    苏临有些沉默的看向城墙上张巡用石子刻画下的女子画像,一时无言。

    “初见好,若止于初见,怕是最好。”

    张巡感慨道,若是他未纳妾,清婉或许会在江南碰到更会疼人的才子,过着更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跟着他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自己剑下,落得个入锅烹煮,被人分食的下场。

    苏临看向天上的明月,目光像是穿透了一千多年,“我认为嫂子并不后悔。”

    张巡愣了下,看向苏临。

    苏临笑了笑,“也或许,白会来此,正是因为嫂子的英灵指引呢。”

    他饮尽杯中酒,夜风恰起,吹动着他的长衫,发丝飞扬。

    明月高悬,有黑衣潇洒腾空,“大哥且住,我去去就回。”

    夜深了,他要去再探叛军大营。

    他心中已有定数,哪怕要将这副本历史搅个天翻地覆,也要将某些思念带回千年之后,将那些未尽之言。

    言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