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工业自动化 (第4/5页)
br> 因为国家生产力不足,农产业部分大多是在生产豆米,以满足人民的食物需求,但穿着方面,就要弱不少了。 能在冬天穿上棉衣的人很少,也只有贵族和国家公职人员才穿得起,因为类似棉花的那种作物产量太少了。 苏临不用担心他发行的新货币无法被兑现,老国王屯的粮食足够大赏全国一次,而地热矿石的产量飙升,他会让国内的地热矿石价格稍微降低一些,让人们都用得起,这样又是一笔开销。 如此一来,他发出去的货币很快就收了回来,可以进行良性循环。 “临临,你现在做的事,理论上都是要通过永夜教会首肯的,这样下去被发现的话,不会有麻烦吗?” 陆知雪思索道,她个人当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只是她不想输游戏,更不想身边的男子受伤乃至死亡。 “被发现是迟早的事,只是你也说了,自尼奥主教执掌拉法姆教区以来,对尼姆国的管控很松,他只想要结果,也就是每年上交给他的好处,实际上他们甚至不舍得在尼姆国内建设一座教堂。” 苏临笑着说道,嘴角带着一丝嘲讽,“尼奥主教美名其曰这是为了保存尼姆国这种旧时代文化政体的原汁原味,但实际上我们都清楚,他们只是觉得在这破地方建设教堂太浪费资金。” 他看着那些欢呼中的农民,“五十万人,对于永夜教会来说还是太少了,或者说,在他们眼中,根本没把我们当人,神的恩典又怎么愿意分给贱民们呢?” “不过我要感谢拉法姆教区的历代白衣主教,正是因为他们贪婪、吝啬,才让尼姆国至今还维持着国家政体的模样。” 苏临冷笑着道,“尽管他们让王室宣扬永夜教会的交易,这里的人也是信仰永夜教会的,可连教堂都没有,人们又去哪里祷告?严格来说,尼姆国其实是没有信仰的,永夜教会的统治力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高。” 陆知雪看着欢呼的民众,又想起这些天干得热火朝天的矿工们,笑道:“忽然有些明白你们男生为什么总喜欢玩一些大战略游戏了。”
她身旁的男人,总擅长步步为营,运筹帷幄,在这真实的游戏里,才刚刚发力呢。 “游戏是游戏,现实中总有些手段是我用不出来的,或者说能用出来,但我的良知不允许让我像玩游戏那样玩。” 苏临说道,“拉法姆教区对我们这里并不是很关心,我们只要按时交付地热矿石,并给他些额外的好处,他就会满足,唯一负责联络的监察者,也就是小雪你,又是我的人,尼奥主教根本就是瞎子。” 陆知雪双手捧着脸颊,似乎有些发热,也不知在品味哪句话。 “等到他发现尼姆国的变革时,我的初期工作就已经做完了,到时候他会死,而拉法姆教区会来新的主教,我会搞定新的主教。” 苏临淡淡道,尼姆主教贪婪懒惰,但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就让他在拉法姆教区再待一段时间。 永夜教会内部腐败,如果新来的主教不是意志坚定的教徒,他有百分百的把握腐蚀他。 如果糖衣炮弹搞不定,他会换别的交涉方式。 ………… 蒸汽如云雾般升腾,在苏临来到这个世界三个月后,已经让尼姆国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 他掌握了所有的生产图纸,并且有着实行能力,能够跳过工业化发展的数个阶段。 比如蒸汽机这东西,如果不是他出手造出第一批,以尼姆国的工业水平,几十年都造不出来。 因为尼姆国没有相应的机床等各种工业设施,基础的加工材料能力都不具备。 但跳跃式的投入各种机械后,这个国家一下就转动起来了。 矿区产量提高了十倍不止,但苏临没有削减矿工的数量,因为地热矿石是基础能源,接下来做各种事都需要地热矿石。 而这些矿工将来都会是尼姆国开疆扩土后的‘矿头’,他们需要继续积累工业化挖矿的经验。 苏临给矿工们加了薪,又迎来了一波国民的欢呼。 农业方面,他引入了先进的灌溉系统,只用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只需要有经验的农民照料那些作物即可。 而作物的替换也被苏临提上日程,他们国家的人有一种奇特的情怀,那就是喜欢种田。 苏临也不例外,他很早就在山海游戏的商城内兑换过一个仙品的异界种田包,只是一直没机会用。 种田包里面有着各种种子,其中有一种作物很适合在这个世界种植,名叫超级水稻,苏临就简称为水稻了。 这种水稻一年五熟,而且每亩每次收获的产量可达两千斤,是豆米产量的十倍都不止。 顺带一提,这个世界的质量计量单位和现实世界差不多,也是用斤这种称呼,只是这里的一斤和现实世界相比要重得多。 可相应的,这里的人力气大、环境重力高,大概换算一下,这里的凡人就还是凡人了。 比如现实世界正常人能背起一百多斤的人,这里的人差不多也是如此,只是他们的一百多斤要重得多。 简而言之,有点像是等比放大。 对苏临来说是很方便的,起码他不用因为各种单位重新计算而麻烦了,一些生活物资分配方面的数字,他按照自己的常识来就行。 主食解决了,苏临还考虑到了人民的衣物,他在种田包中还找到了一种叫兔兔棉的作物,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五百多斤,同样是一年五熟。 这些神奇的作物种子并不多,种田包里每种都只有一小袋,苏临在继承王位后的第二天便开辟了一片试验田,开始育种,这几日也都成熟了,他将会把作物种子分给农民们,让他们开始种植新作物。 农业方面实现半自动化,自然会有大量的农民闲置出来,为此苏临大刀阔斧的改革了职业体系,非优秀有经验的农民全都被他裁掉了,转而将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