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连复失土 (第1/3页)
先前五毒教的苗人,玩了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表面上让蓝照云率着十数万大军,南北夹击,勐攻邵阳府,大有一举将此府荡平,打通南北通道的架势。 暗地里则派了蓝彩儿领着三万苗兵,日夜奔袭巴陵郡城,趁着郡府不备,一举将此城攻下。 这么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 作为亲眼见证了这一幕的陆渊,此时看到龟缩不出,一如先前邵阳府一样头铁的五毒教,自然忍不住想起对方故智。 反正如今他兵多,足有十数万兵马。 而那些苗人刚刚被自己打伤圣女,失掉了顶层战力,如今正处在被先天宗师威慑的恐慌之中。 就跟去年的陆渊一样,只敢躲在城中坚守,半点也不敢出来和对方野战。 既如此,那有什么好说的。 照着苗人的伎俩,重新来一遍就是了。 让周青领着占据多数的民兵,一路北上,收复苗人弃守的府县城池,虚张声势,以迷惑对方。 自己则挑选几万精兵,然后带上严望秋和南海派的那些高手,偷袭守备空虚的九疑府,断南边苗人的后路。 武陵府这边再好,也不过一府之地。而且是苗人祖地,五毒教总坛,就算打下来,也很难消化掉,收获有限。 南边三府就不同了。 虽然同样苗人很多,但架不住,南边地盘也大呀。 三府之地,怎么着都比一府之地要好。 而且能打下南方三府,陆渊瞬间便能有一个大后方,自己地盘能扩张到五府,而且连成了一片。 一个容易吃下,而且果实极甜。一个极度难啃,而且收获有限。 这该怎么选,已经一目了然了。 …… 弘道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大军在新化县城休驻三日后,陆渊拣点出三万战兵,分两万于弟子李良,再配一位南海派的一流高手随军,令其带领大军,进驻武冈县。 与盘踞资源、遂宁二县的五万苗人对峙。 随后自己则率着一万精兵,带着严望秋和一众南海派高手,昼伏夜出,连夜往衡阳府返回。 弘道六年二月三十日。 已经接管了大军的周青,带着陆渊配给他的两位南海派一流高手保镖,领着三万战兵新卒,七万民夫,合计十万众,声势浩大的北上武陵府。 两日后,大军先后抵达溆浦、沅陵,收复了已被苗人放弃的此二县。 然后周青率军屯驻沅陵,又分一万战兵、两万民夫,分别去收取武陵府城、龙阳、慈利等武陵府东部、北部诸县。 等除辰溪、迁陵两县外,武陵其余八县尽复的消息传回后,周青这才放下心来。 而后留了两万民夫守备溆浦、沅陵,看守大军后路,便领着两万战兵、三万民夫,北上辰溪,包围了此城。 不过考虑到城中有四万苗人守军,再加上自己只是吸引牵制苗人,用来迷惑对方的幌子。 所以周青也没派兵攻城,只是让人围堵住城池四方,断绝城中与城外来往。 这一次苗人撤退的太过仓促,所以人虽然收拢回来了,但其它各项物资,却来不及转运。 再加上武陵府年年征战,境内数十万苗人,频繁被征召从军,无暇顾及地方生产。只能靠当地被征服的越人,来给他们提供粮草军资。 折腾个几年下来,武陵府已经很穷困了。 辰溪城内,有四万守军,还有三万平民,这加起来就是七万口人。 这么多张嘴张着,每天要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周青就不信了,就城中那点粮食,能供这几万人吃多久? 怕是不用两月,城里就要饿死人了吧? 当初他兵围庐阳府城,靠着断粮之计,和以叛军家人动摇军心,几个月间,就攻克了此城。 如今再来一次辰溪,不过是旧计故用罢了。 “三月之内,此城若无外援,必克之。” 辰溪城外,周青站在搭建好的高台上,望着远处与几座城寨相连的城池,神情冷峻。 在他眼中,这座城池,还有城中那些苗人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一切,只需花些时间,等待果实成熟罢了。 …… 正当周青领着主力兵马,大张旗鼓的北上武陵府时。 弘道六年三月初一。 已经昼夜赶了三日路程,行军四百余里,跨越山府交界的陆渊,终于领兵抵达了九疑府大历县。 荒废的道路之上,一群风尘仆仆的士兵,迈着沉重的脚步,向着道路南方艰难行走着。 他们已经走了三天三夜,期间只小睡过两次,每次不足两个时辰,可以说已经非常疲惫了。 要不是大伙平日里久经锻炼,不少人还会武艺,这般高强度的行军,还真撑不下来。 事实上,原本一万人的队伍,在赶了四百里后,就已经有将近千人掉队了。 不过即便如此,士兵们看着前方那骑马而行的坚定背影,心中还是充满了斗志。 只要跟着将军,那么此次必能取得胜利。 不就是苗人吗? 就算爷急行军了三天,揍起他们来,也毫不含湖。 这是属于精锐战兵的心气,属于他们的骄傲。 而塑造这一切的,则是陆渊以往带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