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五行之德 (第2/3页)
渊倒是更看重他所说的气运。 因为越国覆灭,实际上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当朝的那位大将军,可能要不了两三年,就会取代萧氏,登基为帝。 到那时,越国火德衰亡,新朝大概率取水德,礼制也会跟着变更,到时陆渊的长沙国和新朝也断了联系,对方的天子大义名分,自然也影响不到他了。 反倒是越国火德覆灭,是否会牵连到继承越国火德的自己,令陆渊更为担心些。 ‘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太平道书,修的是人心气运。 我如果取火德,那么就相当于大越这颗大树主干中,分出来的一根枝杈。 大越这颗擎天树倒了,我身为枝杈,又能好到哪去? 别到时来个气运反噬,功力大退,那就真的冤枉死了。’ 想到这里,陆渊心中便有决定,看着崔长青道:“越室衰颓,火德渐灭,此必亡之相也。我无意取此之德,可还有其它五行取法?” 崔长青点头道:“其它还有两种取法。一种以本国所处方位,作为取五行之德依据。 根据五行之理,东方、东南方五行属木;北方五行属水;南方五行属火;东北方、西南方五行属土;西方、西北方五行属金。 上古三帝,划分九州十域。 十域者,化外蛮夷也,且不去论。 九州者,则为徐、青、冀、兖、豫、扬、雍、梁、荆。 此九州,除西南诸夷外,大越九郡,已占据扬州大部。北面梁国十郡,则占据了青州大部。周国七郡,则占据了雍州过半。 以扬州方位来算,我洞庭郡属于南方,此为火德。 以九州方位来算,扬州属东南,此为木德。 所以大王若以方位来定五行,有火德与木德作选。 而除了方位之外,还有一选,那便是以大王本人定五行。 大王起兵之初,若有天地异象,便可根据异象定五行。大王本人受神灵卷顾,便可根据神灵定五行。大王生辰所属为何种,也可以此定五行。甚至大王志向为何,都可定五行。 以上种种,若大王属于哪项,可自行决之。 不过此种五行选定,太过简陋,无有传统定理,以此定五行,恐难服天下人心。” 崔长青将如今世上,大体流行的四种确定五行的依据,一一说了出来,并给了自己的意见。 陆渊听完,皱眉沉思。 之前的五行相克,五行相同,已被否决。 剩下的五行方位,五行相性,就成了最后的选择了。 ‘不过五行方位的话,以扬州定论,还是火德,这依旧摆脱不了越国影响。但以九州方位来定的话,这是木德。 可周国便是木德,它是大国,又与我临近。 我如果取木德,异日和周国交兵,气运恐怕又会为其所制。 而且不说这些气运相制的飘渺之说,就说木德,我全身上下,甚至人生经历,都与木德扯不上关系。 取这为五行之德,除了占了一个方位外,就真没什么关联了。 以木德为五行,跟我牵连太少,对于我修行太平道书,没有太大的助益。 所以最后剩下的选择,就只剩下从我身上,挑选一个关联甚深的某一五行,作为开国之德了……’ 陆渊想到这里,不由开始回思起来,自己与哪一五行最为贴近? 而这么一想,他不由发现,与自己牵扯最深的一个五行之德,竟然还是火德。 原因很简单,他修的是赤阳神功,凝聚的武道外身,是赤阳之火。 陆渊能有今日之成就,所靠的无非就是先天之力,还有麾下兵马。 那些兵马,是他借着朝廷名义,招募而来。按理说,也沾了朝廷火德之光。 而他赤阳神功,更不用说,妥妥的火德。 所以从这方面讲,不管是继承前朝,还是地方方位,又或者自身成就,火德都是最适合陆渊的。 可限于以上诸多原因,火德他又无法选择。 ‘武道功法、武道功法……’ 陆渊皱着眉头,想着自己功法和五行的相关,突然间灵光一现:‘对呀。如果真按功法来确定五行的话,现如今我武道已经先天,在这一道差不多快修到头了。 就算选择与赤阳神功相合的火德,对我的帮助也不大。 毕竟今后我是要修行仙法的。 所以就算要以功法选五行,那也得以仙道功法来选,而不是武道功法。 我现在修的五雷书,五行俱有,没有哪一行,是单独突出的。 但现在正在筹备当中,正准备修炼的太平道书,这却是有五行的。 而且五行气运之说,我之所以顾虑重重,也是担忧太平道书的修行问题,怕影响到未来修炼。 既然这样,那干脆选和太平道书同一属性的五行,不就好了。’ 陆渊这般越想,心中越是激动,只觉得整个人豁然开朗。 是的,太平道书是有五行属性的。 太平道书,又名黄天道书,黄天之法,此为一本土行功法。 修行此书,大成之后,可凝聚出太平黄天,作为成就真人之法。 以上内容,是太平道书之中,关于此书后续境界的一些描述。 当然,也仅仅只是描述而已。 当初丹鼎道得到太平道书时,这本从上古太平教遗址中发掘出来的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