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设郡取士 (第1/3页)
正当整个长沙城热热闹闹,开始筹备着大王与王后的婚礼的时候。 陆渊与蓝彩儿这边,确实不得不暂时分了开来。 原因也很简单。 按照礼制,男女双方在成婚之前,不得相见。 先前陆渊是帅军北伐,属于特殊情况,故而带着蓝彩儿乱晃,也没人计较这个。 但此时都快成婚了,就那么几天时间,规矩总要守一守的吧? 因此陆渊只得无奈,放弃了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逗弄逗弄自己王后的想法。 开始专心起来,处理归国后的政务。 至于婚礼,自有专人筹备,轮不到他去管,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管。 “大王,自弘道七年十二月初,大王北征以来,连战连捷,开疆拓土,所获甚重,声威名动于天下。 时至如今,我长沙国已收复了江北天门府。 更开拓了襄阳郡之襄阳、西城、房陵、归宁四府,西川郡之巫山、临江、渝中三府。拓土千里,武功极胜矣。 此皆大王之功。” 说到此处,崔长青朝着陆渊行了一礼,一脸钦佩。 对于君主来说,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对外胜利,开疆拓土了。 而陆渊则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 对于他下面的臣子来说,看着自己国家势力越来越强,疆域越来越大,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事情。 因为这代表着国家处于上升阶段,未来有着无限可能,在这里做官,有着大把希望。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最简单一点。 开拓了七府之地,这多出来的千多官位,不就意味着国内许多官员,又有了升迁机会吗? 底下的许多读书士子,又有了做官的机会吗? 这种种加起来,可就不是单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了。 因此对于这番夸赞,陆渊受之坦然,脸上也跟着露出笑容,心里颇为得意。 只是还未得意多久,在说完说这些好处,夸了一番之后,崔长青又语调一转,说道:“只是这七府开拓,确为好事。但该如何治理,却急需处置,久拖不得了。” 陆渊听到这话,问道:“崔相所谓何意?” 崔长青道:“江北新拓七府,分属襄阳、西川两郡,中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乃至于无。 因此这七府之地,是断然无法归于一体,设为一郡治理的。 而如果不归于一体,这七府之地,是按照襄阳、西川所分,各立郡府治理。 还是由朝廷直辖,直接管理地方府县。 另外若是设郡的话,那洞庭郡之地,是否也要再立郡府?抑或继续直辖? 这些都需大王定夺。” 划分郡县,确定辖区,分明朝廷与地方的权利,以上这些,就是陆渊开拓了七府之地后,崔长青提出的,急需处理的紧要之事。 这些也的确很重要。 因此陆渊听完之后,不由陷入深深思考。 而崔长青见此,也没继续催促,而是站在下面等待起来。 好一会后,陆渊回过神来,抬头道:“传本王诏,此次北伐所收七府,襄阳郡之四府,设立襄阳郡,西川郡之三府,设立西川郡。 这两府由朝廷择选郡守、都尉,及地方府县官员,同时各自建立郡府县兵,充备地方。 至于洞庭一郡,暂不设郡,继续由朝廷直辖。” 在襄阳、西川两地设郡,其实已经是必然之事。 不在当地设立新的行政军事中心,统辖该地的所有资源,如何做到抵御两方面的敌人? 因此两地设郡,是势在必行之事。 而在这两地设郡,又以西川、襄阳为名,其实某种方面,也表明了陆渊的一些志向。 那就是有朝一日,有朝一日啊。 是不是有可能,占领完整的西川、襄阳两郡,使两郡领土恢复原本呢? 这个隐含的意思,陆渊只是藏在心中,并不会对人说出来。 因为现在夺占西川、襄阳两郡的条件,根本不成熟。甚至十数、数十年内,都不成熟。 真要做到此事,得好些年后了。 而在此时,在明面上,他设立这两郡,对外解释自然是没别的意思,因循故就罢了。 原本这边就叫襄阳、西川,总不能你们现在叫了这个名字,我就不能用了,哪来的道理? 而洞庭不设郡,答桉就更简单了。 这里是国都所在,心腹之所。 在这里设立郡府,在已有政治中心的情况下,再立另一个,平白分担自己的力量。 这是取乱之道,脑子抽了才会去做吧? 所以陆渊如今安排,算是此等环境下,最为妥当的了。 起码崔长青对此,就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听了陆渊的划分后,当即领命道:“大王如此安置,乃圣明之举,臣无异议。只是新设两郡,郡守、都尉之选,需得大王挑选贤臣能将,谨慎任命。 而且新拓七府,如果再算上刚刚收复的天门府的话,那便是八府两郡之地了。 这千里之地,八十府县,算上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