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6章佛国请附 (第2/3页)
支持圣王西迁,来这西土建立佛国的自己。 而今白凤寺这一场劫难,西川国的一场劫难,都是他的罪孽啊。 惠安忍不住流下泪来。 旁边师弟惠明见此,有着相同经历的他,哪能不知道自己师兄在想什么,连忙出声宽慰道:“师兄,昔年迁徙西川,乃是我寺中上下一致之决定,非师兄一人之过。 而且如今寺中同门,也都为了往日大过,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以赴劫难。 如今我等既然大劫中侥幸未死,所思所想,但是如何挽回这场劫难,帮着残存的门人活下去,延续白凤寺的传承。 而且佛国剩下的信众,也还有五六万人,他们信任我等,坚定佛法,我们这也要为他们寻一条生路。阑 如今佛国已经庇护不了他们了,只得去找一个更强大,也能庇护住他们的人来。 这不正是我们来自楚国黔中郡的目的吗?” 惠明说着,视线也不由望向车外。 此时车队已经走过郊野,进入了官道途经的一个小镇。 这个小镇并不大,看上去也就几百户人的样子。但镇上仅有的一条街道,零零散散十余家店铺,却已经重新开了起来。 街道上有人行走,穿着都是熟悉的大越衣冠,不,该叫做楚人衣冠。 自从西川国建立之后,民众皆效佛法,男女都改穿僧衣之后,西川国内就很少见到这类衣冠了。阑 此时时隔数年,再见到以前熟悉一幕,更令人感慨不已。 路上有一些孩童在雨中奔跑嬉闹,看他们的面相肤色,与楚人略有区别,能够认出,应该是夷人血统。 不过这些夷人小孩,如今身上穿戴,已经改换成了楚人衣着。头上也学着楚人孩童,扎起了发辫。 此时在惠明眼中看来,这些夷人小孩除了口中说的话语,与楚人从金陵一脉相传的官话不同外,其它一切,都和楚人没两样了。 剩下一点差别,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也都将渐渐同化。 到那时,这里将不会再有什么夷人,剩下的都是楚人。 见着这一幕,惠明眼中有些恍忽。阑 楚国统治这里才多久? 哪怕从神五四年七月出兵算起,到如今也才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吧。 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已经将这片完全陌生,并且迥异于楚国文化的蛮夷之土,建设成了如今模样? 不仅抚平了持续数年的战争创伤,恢复了地方的生产建设,使得百姓安心耕种,商旅往来贸易。 就连对于夷人的同化,做的也是这么的干净彻底,完全不留一丝机会。 相比之下,想想他们? ‘或许当日,真的不该赞同寺庙西迁,方外干涉世俗吧。’阑 摇了摇头,惠明脸上,也露出了与师兄惠安一般的苦涩笑容。 车队继续向前走着,马车压在泥土上,发出咕噜噜的声响。 但车厢内的两人,却再没了言语,彼此闭目静思,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 石城,行宫。 陆渊批阅完这几日积攒的一批奏疏,处理完政务之后,放下手中笔,让旁边尽是拿去随驾前朝,让他们快点发往各部,审核执行后,这才起身伸了个懒腰。 虽然才处理了短短两个时辰的政务,对他这位宗师兼修士而言,在书桉前坐上两个时辰。并不会有多少身体上的疲惫。阑 但身体上的疲惫没有,精神上的疲惫却不少。 处理政务颇耗心神,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研究透各方利益,然后再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导,做出各种各样的平衡妥协。 身为楚国之君,陆渊深知,自己的每一个想法,签署的每一道政令,发到朝堂地方之后,都会影响千万人的利益命运。 因此每次处理政务,他都是小心谨慎,不敢疏忽。 “所以有时候真的羡慕那些昏君啊,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做,只顾着享乐。就算底下生民死上千百万,那也毫不在意。 但那样的日子虽好,可我这异世而来的灵魂,却始终做不到那么狠心。 这天下子民,既为我提供气运,为我供奉税收,那么作为君父,自然而然要给他们提供庇护。阑 或许这是我在这乱世之中,最后的一点坚持吧。” 陆渊走出大殿,来到外间檐廊。此时冬雨正寒,细碎的雨滴打在头顶瓦檐上,发出清脆声响。 听着这自然的声音,处理政务时积攒的郁气,都不由一扫而空。 修士体悟天心,顺从自然。哪怕是武者,也需感悟天地,修身养性。 作为在仙武两道上都小有成就的陆渊,此时站立于此,身心却已经与周围自然相合,融为了一体。 自己就仿佛变为了这雨,一同随着风的变化,不断敲击着大地,为万物带来复苏。 眯眼观望了雨景许久,感觉身心都被排空之后,陆渊长舒一口气。阑 随即脸上带着笑意,反身朝着另一处宫殿而去。 今日政事已经处理完毕,按照他定下的时间规划,等下用过午膳之后,下午便要开始修行,继续参悟黄巾力士的神通符文了。 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