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_第318章长春积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8章长春积蓄 (第3/3页)



    而也正是这个时候,原先一直在cao劳国事的左相崔长青,在一日办公时,突然晕倒在桉桌上。

    陆渊听闻后,大惊失色,遣太医去看。

    最终得到回复,左相cao劳过度,精力衰竭,已是活不了多久了。

    此时回家静养的话,或许能再活个几月时间。

    对于这位给自己辛劳了十几年的左相,陆渊心中是极为敬重的。

    因此得知了此事之后,便不顾崔长青恳请,强令这位左向回府修养,让对方能多活一段时间,就算一段时间了。

    而左相空缺,朝中也不能没有领头人。

    正好孙思文突破先天,陆渊也就让这位右相重新回归朝堂,领起了政务。

    这几月熟悉下来,这位好友已经捡回了昔日精干,将国内诸多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条,令陆渊轻松许多。

    “大王。”

    陆渊坐在王座正沉思着,下方孙思文站了出来,行了一礼后,汇报道:“今夏税收,全国五郡四十府,共收田税三百七十万两银子,算赋一百九十万两银子,口赋一百万两银子。

    此三项,合计六百六十万两银子。

    此外对内关税,共收二百四十万两银子。对外关税,共收三百一十万两银子。

    两项关税,合计五百五十万两银子。

    另外,对集市买卖、城内商铺征收商税,所得也有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剩下各项杂税,加起来也有九十万两银子。

    如此田税、口赋、算赋、关税、商税,一共五种大税,算上杂税,我大楚今年上半年,一共收取税银一千四百二万两银子。

    以上是税赋方面的收入。

    此外在黔中郡,朝廷还经营了金、银、铜十三个矿场,今年上半年开矿所得,亦有三百万两银子。

    西南昆海、赤黎、剑川三藩国,今年亦上贡赋二百七十万两银子。南海国也进献贡赋三百万两银子。

    此四国,合计贡赋五百七十万两银子。

    税赋、开矿、贡赋,这三大收入,今年上半年,我大楚合计收入两千两百九十万两银子。

    另外,等到下半年,年税时,税赋收入还会增多一些,或可达到一千八百万两税银。

    不过下半年到了寒冬,十一、十二月天寒,黔中矿场将无法开矿,下半年开矿收入,预计只有二百五十万两银子。

    贡赋收入也没有。

    所以下半年,大楚收入应只有两千零五十万两银子。

    全年收入,单在四千三百四十万两银子左右。

    以上是收入。

    开支方面,我大楚如今有三十万禁军、五万水师、五万郡兵、八万府县兵、五千宫廷卫士、五千金吾卫,合计四十九万兵马。

    这诸多兵马,一年军费开支便需三千万两银子。

    此外朝廷各部,地方诸府县,加起来有大小官员五千五百余人,这些官员每年俸禄,必须用去一百万两银子。

    另外朝廷各部、地方各机构,每年维持运转,也需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地方各项民生水利工程、驿站维护、道路修建等等开支,也要二百三十万两银子。

    另外王宫开支,每年也有六十万两银子。

    其余一些往年军士伤残补助、地方福利救济、学院拨款等等杂项,每年也有四十万两银子。

    剩下还需留下一百万两银子,应对出现灾情时的救济,或者其它事项的一些急用所需。

    如此全部加起来,大楚全年开支,约在三千六百八十万两银子左右。

    收入减去开支,大楚一年结余,约在六百六十万两银子。

    另外,这三年大楚与苏国进行粮食贸易,也获利两千万两银子。

    不过从今年开始,蜀国各地生产渐渐恢复,与我大楚的粮食贸易已经越来越少,预计到年底就会彻底断绝。

    以上这些补入国库,国库已结余八千六百三十万两银子,足够我大楚两年用度。

    还有这几年各地粮库储备,共积粮四千万石,足够百万大军征战三年所需。

    自神武六年西南战事停歇以来,我大楚休养三载,已是兵精粮足,虽还未到巅峰,但也足以应付天下任何一国的挑战了。”

    孙思文做完税务收入上的总结,最后带着浓厚的自豪,信心无比的说道。

    而听到他这般说,殿内其他大臣,皆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便连陆渊,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确实如孙思文所说。

    如今楚国经过三年修养,已经兵精粮足,国势日益鼎盛。

    甚至在这三年休养期间,楚国还抽出空来,在护国真人黄玄的带领下,用三万兵马顺手灭了雪原河谷间的蕃人,为大楚再次开拓三千里地,设置了河谷一郡六府。

    如今楚国已经有了洞庭、襄阳、黔中、西川、河谷五郡四十府,疆土足有两万余里。

    此外在西南之地,也有昆海、赤黎、剑川三个藩国,这三国同处大楚朝贡体系,也能算作楚国的一份子。

    这么细细一算,大楚五郡三国,疆域几进三万里,从疆土上,已经是实打实的霸主之国。

    放眼天下,也是迈入了一流的大国,比之宁国的准一流,都超出了一线。

    再加上合计四十九万的常备战兵,六位先天,此份实力,却是足以不惧任何强敌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