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真传培养 (第2/3页)
远有些老道士,修了十几座破道观,在里面修行。 后来兵戈四起,天守山因为位置紧要,数次沦于战火之中。 山中的那些道士,要么被杀,要么逃走,此山最终沦为一处要塞,被掌握此地的势力派兵驻守。 等到陆渊打下此地后,同样留了五百军士,驻守此山,控扼周边。 如今随着楚国一统,地方安宁,原本的兵匪群盗,也各自销声匿迹,此地军事要塞的地位,也慢慢不那么重要起来。 现在既然飞霜道要迁来楚国,正好把那里的军事撤走,将此处福地交与对方,让对方宗门落脚。 而且以飞霜道的实力,有这么一个大仙门坐镇当地,足以威慑群小。 对地方治安的影响,说不定还比原来五百军士要大。 自己不费一兵一卒,便能稳定地方,简直两全其美。 而缙云在拿到陆渊批准的天守山的地契,和修建宗门许可之后,在赶到当地巡视一圈之后,也颇感满意。 虽然这山的灵气,早已彻底枯竭。 但这里风景秀丽,环山绕水,又远离城镇,确实是一等一的修行之所。 至于灵气的问题。 现在飞霜道宗门所在的汨罗山,确实还有一点灵气产出。 可缙云知晓,这仅有的一点灵气,等他们启动了北冥幽都大阵后,也将彻底消散一空,不存分毫。 那么到了最后,汨罗山也与天守山一样,没有丝毫灵气,根本没什么区别了。 既然如此,你自然不在乎这边,没有灵气的缺陷了。 因此确定了此处山门之后,他立刻挥舞银两,直接在当地招募了大批人手,开始于天守山内修建宫殿楼阁,为宗门到来做准备。 当地官府也在陆渊的暗示下,默契的配合着。 几乎是要人手给人手,要材料给材料,无有不应。 不过官府这边,也不怎么吃亏就是了。 毕竟缙云是给钱的。 飞霜道积累万年,门中存下来的银两财富,几乎数不胜数。 当初丹鼎道能轻易拿出千万两银子,用来支撑陆渊军费。飞霜道作为同样的仙门,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 保守估计,几千万两银子的家底,还是有的。 要不怎么说对方富的流油呢! 陆渊的判断没错,飞霜道的人还没到来呢,天守山当地就已经在修建飞霜道山门工程的刺激下,实现了经济腾飞。 不过他倒也能理解缙云的急迫。 毕竟按照对方所说,再有一年,整个九州修士都将启程赶往北冥幽都,在那里集合,进行举界飞升。 所以留给飞霜道的时间,其实已然不多了。 若不能在这一年内把宗门搬来,敲定与楚国的深层合作,飞霜道留在此界道统的命运,绝对好不到哪去。 受此影响下,对方的所作所为,也能够理解了。 陆渊对此的态度,自然是支持并协助了。 只是他能提供的帮助,也仅限于楚国之内。 对于飞霜道将近上万人,该怎么迁移过来,只能靠对方自身了。 不过以对方万载宗门的底蕴,在扬州本地深耕已久,积累的渠道与关系网,不知有多少。 想要迁移万人过来,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楚国这边只要做好接收工作就行了。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缙云就奔波在天守山与巴陵之间,协调着两边事物,一边开始接受调动着从宁国而来的飞霜道道人力物力,一边兼顾着新宗门的修建工作,忙的可谓不可开交。 陆渊见此,交代了几句朝中配合之后,也没多去管了,任由缙云去忙活。 在从飞霜道那边,了解到九州大劫之后,他这边其实也有很多准备要忙。 按照飞霜道那边提供的信息,大约百年之后,等北边寒灾彻底释放,那么南极之处,地心毒火也就应该开始喷发了。 所以留给楚国准备的时间,也就只有百年而已。 若不能在百年之内,将楚国势力推到江北,也就是原有中州之地。 那么现如今楚国的一切繁华,都将在天灾之下灰飞烟灭,毁于一旦。 因此原本陆渊做的一些长远打算,比如留下一些灵丹,好用来培养以后子嗣的计划,自然也需作出更改。 不争现在,都没以后了。 现在楚国现有的一千三百枚灵丹储备,他准备全部取出来,用来培养楚国自己的先天宗师。 飞霜道虽然已经答应,给楚国提供三位护法神将。 但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 虽然此时飞霜道和楚国处于蜜月期,两边关系极好。 可向来喜欢多做几手准备的陆渊,当然不可能将希望,全都放在对方之上。 因此培养出几位可以信任的先天宗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按照历代武道先人总结,大约五百枚灵丹,便能令一位一流巅峰的武者,完成一次身魂蜕变,晋升先天。 陆渊现有一千三百枚灵丹,全部利用起来,可以培养出两位先天宗师。 所以对于他来说,此时便是挑选先天人选,然后进行着手培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