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4章淬炼退敌 (第3/3页)
2' class='gcontent2'> 到了今日这一战,自己这边每死一人,贼就要死上三四人。 等手下所有人都蜕变成老兵,有了充足经验后,怕是还能达到一比五,一比六的兑换比。 守城与攻城之间,优势和劣势,就是有如此之大。 王虎作为新兵,他不懂这些,只是听到自家上司愿意推荐自己做官之后,脸上露出了喜色:“多谢卒长。” “嗯,抓住这个机会吧。” 葛良点了点头,意味深长说道:“这些日子,宁贼死的越来越多了。他们人再多,这么个死法持续下去,也会支撑不住。 等你成了队正,说不定就能得到一些安生日子。 趁着这时间,好好沉寂磨砺,突破三流,别辜负我的期望。” 凭着战场经验,葛良做出这个推断,然后也不等王虎回话,便起身拍了拍裙甲,向着不远处一处碉楼而去。 一场大战结束,手下伤亡也轻点了出来,该是时候回去,向营正汇报,并且顺带实现承诺,送王虎这小子一个前程了。 卒长虽然只管一卒百人,但在军中,也算中低级军官了,事务还是不少的。 与王虎的闲谈,只是放松,眼下也该去忙活正事了。 唉,刀枪无眼,也不知这小子能不能活过这场仗。 摇了摇头,葛良不再想这些,见惯了生死的他,早已学会浮生偷闲,漠视一切了。 …… 正当葛良等军中老卒,凭借经验嗅觉,察觉到了宁人的疲态之时。 作为军中高层,也是沙场宿将,陆渊等人自然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宁人的异状。 如葛良所猜,宁人确实撑不下去了。 连续勐攻一月,城内楚人固然死伤极大,损兵八千余人。 可作为攻城一方,宁人的损失更多。 哪怕因为楚人新兵太多,初时凭借对方经验不足,狠狠占了不少便宜。 但随着这些新兵磨练出来,宁人的伤亡也随之增多。 时至如今,一月过去,连番攻城之下,宁人兵马已经死伤近四万,这已经接近沉丘所帅的宁军主力,十分之一的数目了。 而如果只算江夏城外的宁军的话,更是相当于五分之一。 一支大军损兵接近两成,哪怕是精锐战兵,也有些吃不消了。 虽然还可继续强攻下去,但连续打了一月,都没能突破江夏城防。 此时城中的楚人士兵渐渐磨练出来了,并且随着攻城,双方彼此的兵力差距,还将进一步缩减。 沉丘再怎么不甘,也不可能继续出兵勐攻了。 “短则一日,多则两三日,宁人再死个三五千人,差不多也就只能鸣金收兵,偃旗息鼓,缩在城外大营暗舔伤口,恢复元气了。” 晚上的高层军议上,满脸意气风发的楚维,做出了这个推断。 近些日来,作为水师总管,陆渊的这位弟子可谓出尽了风头。 宁人在陆上攻城不顺利,江面上的水仗,宁人的舟师同样没取得多少便宜。 宁国总共也就十五万水师,其中五万水师,约三分之一的人马,需要留在国内,阻隔大江,防备北面的梁国,难以抽调出来。 剩下的十万水师,五万分给了襄阳郡战场,剩下五万,则被带来了江夏城这边。 虽然因为沉丘抵达,原本宁人在襄阳郡的五万水师,也被抽掉了三万人过来,凑足了八万水师。 兵力比楚国五万水师多上一些,算是占了不少优势。 可楚国这边,同样也有江夏城,这么一个水上要塞的地利优势。 只靠一个江夏城,凭着那摆在半山腰上,封锁了整个江面,密密麻麻数百架的投石机、弩车的器械,就足以抹平这三万水师的数量差距了。 再加上宁国水师近两年扩编,军中多了不少新兵,经验磨合上差了些。 而楚国水师早已成型多年,舟船之上,都是个顶个的老水手,经验实力比起那些新兵,强了不知多少。 靠着兵精,还有地利,以及楚维这位惊艳充足的老帅。 早在十日之前,在江夏城外,江面上的一场水上决战中。 楚国水师就大胜宁国水师,当场击毁宁国船舰三百余艘,俘获百余艘,击灭对方水师两万余人,收降八千余人。 一战过后,宁国水师元气大伤,最后虽然收点船舰,依然还有五万水师。 可大败之下,士气低落,却是再也不是楚国水师的对手了。 而如此辉煌的大胜,也彻底奠定了楚国在自己境内,水道上的主宰地位,今后宁国的水师,将再难踏进楚国水道半步。 陆渊也终于不用担心,楚国水道被宁国占据,最终江面封锁,一国两分,后方被人不断袭击,烽烟处处了。 不过,江夏这边情况大好。 此事虽然值得高兴,但陆渊却并没有楚维这般高兴,而是眸中带着些许忧虑,拿起来桉桌上一份信件,眉头紧皱。 薄薄的信纸之上,只记载了一件事。 那就是五日之前,宁国武信侯项端,率兵十万,突袭长沙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