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0章苏国灭亡 (第1/3页)
“杀!” 伴随着金鼓声鸣,城外无数身着土黄色衣甲的士兵们,在身后无数巨石呼啸、弩箭飞射的配合下,潮水一般涌向了前方的城池。 高高的指挥台上,蓝彩儿一身华丽女式战甲,身边跟着寒虎、寒良、黎川等先天宗师,此时居高临下,眺望着远处战局。 “本宫往日还处江湖之时,就曾听闻过,前越武安侯白梦阳,率五万兵于西川坐守安岳孤城,以一人伤残之身,力敌三大先天,十余万周蜀联军。 后面就算因为本宫奇袭巴陵,断了西川大军后路,武安侯不得不退守天门府城。 但在天门府得了钱粮接济,同时伤势恢复之后,武安侯依旧只靠着数万残兵,力敌周蜀五位先天,三十余万大军,而不落于下风。 那时前越在江北,只余天门府一地,可因有武安侯在,这座江北古城,依旧所得稳如泰山。 直至最后,等到大王与前越共同北伐,终至击破周人,恢复了万里山河。 所以大王常与本宫言,其生平佩服之人不多,武安侯绝对属于其中一个。” 蓝彩儿看了一会前方焦灼的战局,忽地转过身来,对着场内众人提起了往事。 身旁三人面面相觑,不知这位王后,突然提起一个前越死人,到底是何用意? 不过主上都如此说了,他们也是配合的附和两句。 “武安侯乃前越末年第一名将,几乎是一手堪平了隆庆、弘道年间的动乱,恢复了江南安稳。 可惜其人去世太早,使得前越基业,被沉丘贼子所篡。 不然有武安侯在,如今江南,怕是依旧大越山河。” “武安侯一生百战,鲜有败绩,勇武善战之名,天下共知。有其在,北人自然难以南顾。” “本将虽在西南偏僻之土,但武安侯之名,却也是如雷贯耳的。知晓其是个大英雄,大豪杰,心中也是佩服的紧。” 听着几个先天宗师附和的话,蓝彩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心中满意,知晓这些人在大楚如今连战连胜的态势下,已然恭顺,不由安定。 于是她一摆手,止住了三人之话,笑容一收,脸上露出一丝厉色:“几位说的不错。武安侯何等英勇豪武,才能以一城而抗一国,令北周闻风丧胆。 可就算是这样的武安侯,想做到一城抗一国,依旧免不了前越依靠长江水师在背后援助,才能力保天门府不失。 而如今玉林城内,兵不足四万,还不及当初武安侯,困守安岳府时的兵马之多。 玉林钱粮短缺,内外隔绝,已是死地。 比起当初有水道连通,钱粮充裕,随时可得兵马支援的天门府城,更是差了不知多少。 至于苏玄歌其人,心高命薄,眼高手低,空有壮志而无器量。 不论是才智,还是实力,都逊武安侯远矣。 如今我等四位先天聚于此处,城外坐拥三十万雄军,整个苏国已为我所据,背后更有大楚输送钱粮,可谓兵精粮足,士气高涨。 城中先天,不过苏玄歌一人,兵也不过四万,坐守孤城,民乏兵饥,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守孤城而待死也。 今我有如此优势,可以顿挫城下,迟迟不进,困于此地乎? 诸位,如今陛下在江夏,以少兵而击众敌,任能屡屡大破宁贼,而我的优势占尽,却依旧不能奈何区区苏贼。 此可谓奇耻大辱也。” 蓝彩儿语气冰冷,带着股杀气,森寒道:“此前天寒地冻,有风雪相阻,是以才令宁贼多苟延残喘了一个冬季。 可现在已是暖春,冰雪消融,没了寒冻之苦,我等也不能再松懈下去了。 传本宫令,自今日起,城外诸营二十八万余兵马,分作三部。 一部攻白日,一部攻黑夜,一部轮休,三部轮转,昼夜不休。 自我以下四先天,亦是分作四方,各自攻打一面城墙,每日上阵,负伤也不可退。 何日攻破了这玉林城,此令才可撤销。” 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的,在蓝彩儿口中,这道近乎于无情的军令,就这么颁布了下来。 寒虎等人听了,感受到其中不容置疑的意志,纷纷不由一凛。 这些出自仙门的护法神将,却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军令的严酷。 那完全是一声令下,前方即便是刀山火海,也得依令行事,送死也要上。 这完全不如仙道的逍遥自在的氛围,令他们不由微微有些不自在。 倒是旁边的黎川,见到蓝彩儿这冷酷一面,却是眼前一亮,哈哈一笑道:“王后说的不错,苏玄歌这等宵小之辈,冥顽不灵。 时至今日,也不知出城纳降。 他真把自己当成武安侯了吗? 今日我等四人齐出,二十余万兵马相助,就要攻破此城,擒拿此辈。 然后诛其族,灭其国,杀其妻子,并其基业,以为天下所警!” 黎川不愧是军中宿将,对于蓝彩儿的军令,不仅不反感,反倒还轻描澹写的又加了几分。 那对于敌人的冷酷手段,灭国灭族,也是谈笑之间。 这令寒虎寒良这两个自诩为修道者的人见了,心中不由大为反感,同时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这些凡俗军伍之辈,与自己等人的差别。 别的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