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长沙解围 (第2/3页)
听到这损失,项端脸皮抽了抽,随后扭头看向旁边穿着红色官袍的监军,试探问道:“姚兄,今日出战不利,损失过重,不如暂且退兵,如何?” 这位被派来的监军名叫姚庆,也是六姓七族出身,与项端往年也算旧识,甚至双方彼此还是亲戚,关系极深。 按理说,两人这般交情,派姚庆前来监军,根本就不合适。 可整个宁国高层,基本都出自临海世家,大家同为六姓七族,自然沾亲带故。 就宁帝沉丘,名为天子,但朝堂之下,一干群臣,几乎大半都可喊他一声叔舅公伯。 项端与他也算表兄弟关系。 此等情况下,你叫沉丘,该如何派监军? 所以出现眼前情形,也就是必然了。 “将士们确实不容易,今日便到这里吧。” 姚庆全程都在关注此次攻城战,他是亲眼看着大宁将士奋勇无畏,冒着箭失落石,油锅粪水,用命冲上城头的。 然后与楚军交战,陷入重围,最终力尽不支,刀剑加身,摔落城下。 将士们已经很用命了。 此时打不下长沙城头,只是楚军人太多,实力也太强了。 双方占据的优势和实力对比,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宁军其实处在劣势之中。 以劣势对优势,以不利于对有利,还能打成现在模样,已经是不容易了。 在江夏大营时,亲眼见识过攻城战残酷,又到长沙城这边,再度见识到了其间恐怖。 姚庆对于任何攻城之事,已在不抱任何希望。 同时对于长沙这边,迟迟未能打开局面,也多了几分理解。 并非项端无能,而是楚军实强,根本就不是原先想象中的那般虚弱,无愧于其这些年强军之国的名声。 甚至因为楚军强大实力,姚庆也渐渐放弃了击败楚国的念想,心中隐隐认同起了武安侯白义安的主张。 楚军不可卒灭,楚国不可速胜。 面对这么一个可怕的人,宁国唯一的出路希望,只有退回江东,依靠雄厚的底蕴,死守下去,以待百年之后的天时。 既报了此念,那姚庆自然不愿看到宁军的精锐,白白损失在无意义的攻城之下。 所以此时见攻城告一段落后,也觉得今日任务勉强完成,可以给江夏那边一个交代了,便没继续强求进攻。 “姚兄仁德,众将士必感你恩情。” 见姚庆同意撤军之议,项端心中大喜,赞了一句之后,立刻招来副将,让其安排撤军。 很快,后军之中鸣金之声大响,前面正在列阵,准备发起第二波攻城的宁军听了,心中顿时大松。 没人愿意去攻城,也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去堆那注定无法成功的目标。 此时顶头的那些将军们,没逼他们强行去送死,无疑是件好事情。 而正当宁军上下,放松欣喜的时候,突然之间,后方军营之中,嘈杂声大起。 随后便见嘶喊震天,鼓声隆隆,锣声大作。 更后面一片火光升起,浓烟笼罩了山林原野。 这突然变故,顿时引得宁军大惊,上下出现了混乱。 “怎么回事?后营为何出现sao乱?” 相较于前军的混乱迷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坐在十丈高的指挥车上,项端和姚庆能够清楚看到,sao乱的源头是起自后营,混乱与大火,都是从那里扩散开来的。 “莫不是那些伤兵哗变,起事作乱了?”姚庆不确定的说道。 宁军这些日大战,损兵足有一万四五千,这些兵马并不是全都死光了,而是包含了一些轻重伤员,特指丧失了战斗力的人员,数目大概在六七千人左右。 而这部分人员,受限于有限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手段,基本上没什么太好的治疗方法。 唯一的处理办法,只是把人一抬,送到一个单独安放的伤兵营内,给他们提供一些足以维持生存的食物,然后就让其自生自灭了。 能挨过去,就能活下来。 挨不过去,尸体一裹,扔到乱葬岗,便是唯一下场了。 战争便是如此残酷。 也正是因此,这些属于半放弃的伤兵,内心中的郁气绝望,惶恐不安,愤怒埋怨,也是最为多的。 很多人绝境之下,就产生了对宁国、对宁军、对那些将官、甚至于对那些以前同袍的怨恨。 而附近看守他们,离伤兵营较近的一些士兵,见到同袍如此下场,心中难免会产生兔死狐悲的想法。 再加上如今每日严酷的攻城战,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极度的压抑之下,一些承受不住压力的士兵,精神崩溃,跟着伤兵一起作乱,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就是所谓的营啸哗变。 因此看到后方动乱,姚庆第一时间的想法,便就是士兵作乱。 “或许是……” 项端心中也生出这般猜测,所以面色凝重道:“此动乱,决不可扩散,当立刻掉重兵镇压之。” 营啸哗变,虽然危害甚大。 但若是再开始的时候,只是起了一个苗头的时候,就狠狠镇压下去,那么危害也会有限。 看后营方向,营啸波及的范围,才五六个营寨,最多影响到了三四千人,规模还不算很大。 此时如果派兵镇压的话,或许死个一两千人,就能平息这场动乱。 姚庆也赞同这个提议:“事情紧急,后军据此,足有十里之远,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