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_第390章迁民联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迁民联魏 (第2/3页)

大,听说整个金陵城都轰动了,而沉丘与上官明也被弄得焦头烂额,心神大震。

    近些时日,却是没再提什么宁死不降的话了。

    看这趋势,估计这两位也要降了。

    “哈哈哈。”

    陆渊闻言,畅声大笑,直抒心中喜悦之后,才收敛笑声,开心道:“很好,紫云道做的不错。此次攻灭宁国,首功当在他们。

    不过眼下宁国还未尽降,其国中还有数十万兵马,先天也有数人,依旧不容小觑。

    此些人没有归降,江东就还有变数。”

    陆渊欣喜过后,想到江东地面上,那些还在观望和顽抗的人,沉吟片刻,便道:“你立刻去联系紫云道,让他们将已经投降的武江侯楚明、武鸣侯王修、武义侯于英,送来天罗山。

    孤先前既答应他们,只要归降,便许封国之赏。

    如今这三家已经投靠于我,自当该兑现诺言。

    你告诉他们,孤准备以郁林郡和通海郡,分建宁海国、南宁国、通海国,用以酬劳三家之功。

    现在便令这三人前来天罗山受封,然后安排族人迁徙岭南,尽快就国。

    另外,那些没有先天的临海世家,孤也准许他们随着就国的世家一起迁徙,每一国都可挑选一个世家追随,跟着一起赴国。

    我大楚不做阻拦。”

    自打前两月,陆渊决定提前发动紫云道,以尽快逼降宁国,并且将那些临海世家分封到岭南、西南各郡之后。

    对于通海、郁林二郡的当地户口,陆渊就开始了迁徙。

    其中通海郡那边,主要迁徙的是当地的楚人。

    原本一些当地被征服的夷人,因为懒得管理同化的缘故,就丢在本地,打算扔给那些临海世家去处理了。

    郁林郡则是主要迁移平民,以及一些心向楚国的地方士绅豪族。

    而当地一些苏国余孽,主要是原先出自九川剑派的弟子家属,还有一些敌视楚国的地方豪族,这些不稳定分子,则被留了下来。

    如今数月过去,那些可控的顺民,大概六十万人,都被陆渊陆续迁到了江北的襄阳郡,以充实当地户口。

    而通海、郁林二郡,则各留了十万人左右,人烟可谓进一步稀少。

    不过那些临海世家,一个个都家大业大,族群繁衍两千余年,可谓家家都人口众多。

    基本上六姓七族任何一个拉出来,本族人口都有数万,如果再算上一些沾亲带故的,便是十万也等闲。

    对于这些在地方根深蒂固的世家子弟,陆渊自然不可能让他们留在临海郡,继续勾结地方,阻碍楚国的统治。

    所以对待这些前朝余孽,他的办法就是全都迁走。

    我不想赶尽杀绝,那样太残暴了。

    但你们也别在地方上给我惹麻烦,全都给我滚到岭南去,那边任你们折腾。

    咱两不相厌。

    所以这些六姓七族,每一家迁徙,基本都能带到十万人口,多一点可能有十几万。

    如今江东有先天的世家,就算包含沉丘这位宁国天子,数量也不过七家而已。

    所以此次在岭南封出去的小国,大概也就只有七个了。

    而陆渊在岭南准备放弃的郡,正好是九真、通海、郁林,以及南海三郡半,刚刚够这七人分的。

    可六姓七族之中,除去这七位有着先天的家族,剩下还有六个家族没有先天。

    这六个没有先天的家族,就只能自己挑选一个国家,按照一国一家族的分配,自行选择迁移之国了。

    这样按照一国族,一世家的分配方法,再加上陆渊给他们留的封国人口,每一个半郡之国,差不多也都有二三十万人了。

    如此倒也能勉强支撑起一个小国体量。

    “是,臣遵命。”

    杜信听到指示,立刻领命离去。

    而陆渊则是原地继续想着。

    这次一口气分出去三个小国,虽然小国里面的人口少了点,但承诺最少是兑现了的。

    有着这三个例子摆在眼前,那些正在观望中的临海世家,应当也能放下心来,安心投靠了。

    而这些江东最大的抵抗势力被瓦解,剩下一些野心之辈,也就翻不起风浪来了。

    临海广陵二郡的局势,自此差不多可以稳定住了。

    “不过通海、郁林二郡,都是地广人稀之所,在那里迁徙户口百姓,左右不过几十万人,算不得麻烦。

    但剩下的九真、南海二郡,户口加起来只有六百万,想把他们全部迁走,这可是个大工程啊。”

    迁徙户口,对于楚国来说,算是家常便饭了。

    以前还是长沙国的时候,北伐周国取胜,陆渊就从西川、汉中二郡迁了两百万人回国,移民工程持续一年多,安定移民又持续了数年有余。

    后面讨伐西南,夺取了黔中西川二郡,又在国中各处迁移户口,整项工程又持续了几年。

    这前后数次百万规模的移民下来,楚国之内对于移民的各种事项,可谓精熟无比了。

    如今一口气迁走六百万人,虽然堪称浩大,但以楚国如今底蕴,却也并非做不到。

    毕竟有着数个产粮地在手,马上还要到手临海广陵这两个富庶的地盘,国中每年多余的粮食数不计数,完全可以支撑得起这些消耗。

    只是虽然支撑得起,但到底也是迁徙六百万人,这件事办下来,楚国近两年的财政基本也要围绕着此事进行,剩下就很难再办其它大事了。

    “还有西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