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_第392章蕃人请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蕃人请附 (第1/3页)

    时光悠悠,转瞬十三载。

    楚都,巴陵。

    城外宽阔的官道上,一行队伍朝着巴陵城缓缓行去。

    两侧行人见此,纷纷避让,驻足观看。

    作为帝都城下百姓,这些行人自然不是没有见识的,寻常队伍轻易不会引起他们注意,只是眼前一行实在迥异。

    只看外貌,这行队伍一个个披发扎辫,穿着华丽皮裘,看起来有点像游牧蛮人打扮,还是其中贵人,就是不知道是来自雪原,还是北方草原。

    而队伍之中,还有数十名身着精甲的楚军士卒随行,在两侧进行拱卫,一穿着红袍的官员打头,领着这些蛮人朝巴陵而去。

    这明显大有来历的蛮人队伍,自然引起了附近行人的注意,一个个不由好奇猜测起来。

    只是对于这些道旁议论,蛮人队伍内,不管是那些蛮人还是楚军士卒,都没人在意,只一味向着城口方向而去。

    “世子,前方就是巴陵城了。”

    快到城口时,队伍中心一辆四马拉的大车中,车厢外走进一个中年蛮人,朝着里面一位身着白色狼皮袍,面容稍显稚嫩,气质华贵的年轻人说道。

    呼延毕看着中年蛮人,笑着点了点头:“海叔,我知道了。”

    眼前这位中年蛮人,名叫呼延海,乃是他的堂叔,也是呼延氏族的支柱,部落中除他父亲外的第二位先天宗师。

    而呼延毕自己,则是呼延部落的世子,氏族未来的继承人。

    这样两位尊贵身份的人,一同前来楚都,自然不是来玩的,而是肩负重责。

    呼延毕跟自己堂叔打完招呼,然后走到车厢门口前,打开小窗,向前方眺望。

    入眼之处,只见巍峨雄壮的城池,矗立在平原上。

    高大的城门口下,四面八方天南海北的行人和商旅,汇成密密麻麻的人流,排好队伍,在官兵和小吏的检查下,在城内城外进进出出。

    仅是看这一个城门口,正在排队进出的人群,竟就不下数千人。

    而楚都巴陵,经过这些年扩建,已有二十四道城门,真是难以想象,这座雄城一日之间,能有多少人进出?

    怕是不下数万,乃至十万吧?

    呼延毕心中这般想着,忍不住感慨道:“真是一座繁华的雄城,楚国能建此城,难怪能坐拥一州,为天下霸主。”

    说着,呼延毕心中,又有些暗然心酸。

    若是他们雪原各部,此时仍旧占有河陇二郡,并且在那里好好栖息生活,怕是也能在那西北之地,也建起一座雄城吧?

    可惜,在八年前,虽然因为楚人的帮助,好不容易赶走了西凉人。

    甚至他们还占据了西凉国被迁走之后,留下的西北三郡。

    但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北方各个草原蛮族,就杀了过来。

    就和蕃人昔年入侵周国河陇一样,那些草原牧民,也组成了连绵不绝,铺天盖地的游骑,轮番入侵蕃人占据的西北五郡。

    而经过连番战乱,人口只剩下三百余万的雪原蕃人,又哪里挡得住这些被寒潮逼的南下,为了生存红了眼的草原蛮人?

    不过三年间,原本占据的西凉国三郡,就丢了出去。

    此后又经历两年鏖战,在死了二十余万人后,河西郡也丢了。

    到了如今,便是连最后的陇西郡,也保不住了。

    他们雪原各部,已经在连绵不绝的战事中,打的精疲力尽,流干了最后的鲜血。

    眼下为了生存,甚至不得不派遣使者前来巴陵,向那位统治了整个江南之地的楚王,称臣献表,请求他能收留自己部落,接受整个雪原各部的归附。

    传承上古,有着数万年渊源的大摩神子民,在这九州末世之下,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自从楚王陆渊一扫江东,尽收群雄,统一扬州称帝之后,汇聚了一州之精粹,这帝都巴陵就越发繁华了。”

    呼延海听着自己侄儿感慨,也忘了眼外面轮流。

    此时他们车队已经到了城门口处,随行引领的楚人官员,正前去和守门校尉接洽,让给他们这支使者队伍,先开一条通道出来。

    现在大门处的一个偏门,正在打开着,看来那就是特殊通道了。

    “八年前,楚国击破西凉,尽收降其国人时,我曾随着黄欣真人一起领兵归楚,押送着西凉降人前来巴陵。

    那个时候,巴陵虽然也是天下一等一的雄城,常住居民五十余万,但也还没现在这般繁华。

    听闻这些年,楚帝陆续迁移江东豪富,将他们安置在巴陵所在的岳阳府,一口气就迁来了上百万人。

    同时从岭南迁来的六百万人,也在巴陵所在的洞庭郡,以及附近的襄阳、豫章、汉中等郡安置。

    这些人近些年也安稳了下来,不少人开始往巴陵聚集,来帝都行商,或者讨活。

    再加上全国各地,来这里求学科考的士子。

    还有楚国统一之后,天南海北也有不少国家的使者、商人、以及想求个前程的人,跑来巴陵。

    这无数人汇聚,才有巴陵今日之繁华。”

    说到这里,呼延海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啧了啧嘴:“听闻去年岳阳尹统计户口,整个岳阳府就有三百万人,其中巴陵便有二百万,占了户口的大半。”

    自从陆渊统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