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3章灭魏之策 (第2/3页)
说的灭亡魏国,就是夺下这种州二郡。 “顺带灭了魏国?” 周青闻言皱眉,盯着陆渊画出的魏国位置沉思。 虽然魏国近些年实力衰退的厉害,但那也是一个人口四千万的大国,国中常备甲兵有着两百万,先天宗师也还剩下二十余人。 这样一个大国,想要将其灭亡,需要的实力可不小。 最起码,光靠周青规划的一路行营,是肯定没法解决的。 最少要有两路行营,也就是四十六位先天,二百四十万兵马,才能有灭亡魏国的实力。 但如果分出两路行营兵马去魏国,楚国能用在梁国的兵力,就只剩下三路行营了。 这份实力虽然依旧可观,但想要达成数灭梁国的目的,可能就会增添不少波折,没那么容易轻松完成了。 所以考虑之后,周青还是摇了摇头道:“陛下,臣也认为,灭亡魏国宜早不宜迟。可魏乃大国,不逊于梁国多少,想急切灭之,恐非易事。 如今我大楚主要之精力,还需放在梁国身上,能抽调出来对付魏国的力量,恐怕不多。 因此,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先灭梁国。 等夺了青州之地,再整合了梁国旧土,我大楚便可连跨两州,拥兵千万,先天百余人。 此等实力,哪怕魏赵徐三国联合,也远远不及。 而我大楚得了青州,有了半个中州之土,大可从容积蓄实力,缓缓图谋,一个个将其剪除。 此事不必急于一时的。” 周青苦心劝谏。 不过陆渊听了他的忧虑,却是一笑:“其实攻灭魏国,也不需多少兵马的,一路行营即可。” 周青闻言一怔,却是有些不相信:“一路行营?” 陆渊点点头,然后指尖从魏国方向移开,划到其西部的河陇之地,以及接壤的草原方向。 “小青,你看看这里,如今雍西五郡和草原南部,都已经被南迁的蛮人和从西边来的异族占据。 根据汉中总管黄欣的汇报,这两地的蛮人异族,人数总计已不下三千万。 以这些迁移部族,全民皆兵的习性。 三千万人,可出动之兵马,当不下八百万,其中先天最少也有十余人。” 陆渊报了一组情报数据,然后笑盈盈的看着自己弟子:“八百万兵啊,这个数字已经近乎我大楚北伐,准备动用人马的一半了。 哪怕是朕,听到这股盘踞在大楚西北的力量,都感到心头发颤,每日忧虑不已。 而我大楚好歹还有一个陇山隔着,有着天险防护,那些迁徙蛮夷难以跨越,防护起来还算简单。 可魏国那边,与雍西和草原南部一片坦途,中间可没有想要阻塞。 那些迁徙蛮夷只要愿意,轻松就可直抵魏国的朔方、关内二郡。 若是无法及时拦截,那这些蛮夷更是随时都可杀到魏国腹心的河南、南阳二郡。 所以为了完善西部防御,魏国国中二百万兵马,现在不得不抽调出一百五十万人,常年部署在朔方、关内二郡。 留在东线的兵力,则只剩下了五十万人。 可即便如此,魏国西部的防御,依旧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时不时都有蛮夷突破防线,进入到河南郡内。 魏国为此也大为头痛忧虑。 你说说,如果在这个时候,我大楚主动提议,两国各自出兵百万,主动联合清扫雍西、草原一线的蛮夷,以安靖两国西部疆域。 面对这个提议,魏国会如何抉择?” 周青听完,脱口而出:“那当然会欣喜同意了。” 关于和楚国联合出兵,一起扫荡西北迁徙蛮夷的事情。 其实早在十年前,在西域戈壁的异族也加入了迁徙大军,西部边患愈演愈烈的时候。 承受伤害最多,边境接壤最多,被牵制力量最多,也首先受不了的魏国,就主动提出来了。 只是那个时候,陆渊只想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并不想发起什么大的战事。 而且西北边患,对于有着陇山天险楚国来说,影响也不算太大。 因而一直拒绝这个提议,没有同意魏国的请求。 于是哪怕魏国年年派出使者邀请,但楚国一直都没有松口,事情就这么拖了下去。 “是啊,魏国肯定会欣喜同意的。” 陆渊笑着点头:“他们求了我大楚这么久,眼下我若是以不耐边境蛮夷长久sao扰的名义,同意他们的请求,魏人还不喜不自胜? 而对方若是同意了,那么便要按照要求,与我大楚各自出兵百万,主动深入雍西、草原,扫荡那些迁徙蛮人。 这样其国中百万精兵,便被调出了去。 而我大楚,则可在西北虚张声势,只以汉中郡二十万兵,辅以八十万征召民夫,一路偏军虚张声势。 在襄阳郡内,则暗中集结百万精锐,等魏国主力出塞,就渡河北上,立刻急取其南阳、河南二郡。 同时汉中那路偏军,也可直接折返回,进攻魏国关内、朔方二郡,以牵制其在此二郡留守的五十万兵马。 有这路偏军在,最少也可拖住魏人半年以上的时间。 到时东线以百万之众,又有先天宗师二十余人,进攻魏国东线五十万守军,七八名先天,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只要能夺下南阳、河南二郡,那纵然魏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