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楚帝,兵仙也 (第3/3页)
把这么多人的心思统一。而是他拿来举例的人,实在太重量级了。
如果说黄玄、或者楚国诸多大将的名将称号,说出来,会因为战绩的问题,有大把人跑出来质疑的话。 那么在楚国之中,有一个人的名将资格,就绝对无人敢多做置喙,那就是楚帝陆渊。 正如燕云庆所说,陆渊成名于四十余年前,那时初出道,就参与了越国北伐这种含金量极高的大战。 并于此战中,大放异彩,在战阵之中,就连杀周国二先天柱国,取得了北伐之首功。 而后又数千里奔袭,在敌国三郡境内,来回迂回,硬生生杀了出来,一举扭转了越国在江北战场的颓势。 可以说,越国北伐周国,大半战绩都是靠陆渊打出来的。 此战对越国的重要性,丝毫不下于五年前燕云庆指挥的长垣之战,不仅杀的周人大败,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改变了周越之间的战略攻守,使其再无力南下。 还更进一步,收复了西川失地,再夺得了周国二郡之土。 这战绩,含金量还不足吗? 至于此后楚帝陆渊的征夷之战,又是在西南灭一大国,败一大国,拓地一郡,服藩国三。后又降西川二国,再得一郡。 一战下来,前后破敌百万,杀先天二人,得二郡三国,含金量同样不差。 最后的灭宁之战,也是灭霸国一,强国三,小国二,破敌数百万,诛先天三人,尽收江南之土,统一了扬州。 这含金量,更是高的没边了。 更重要的是,这是发生在三四十年前的战争。 那时候,战争的烈度和规模,可远不及现在。当时的人心和军将们,还没适应这种规模烈度的大战,也没那个经验来指挥这种大战。 而楚帝不仅指挥了,还打赢了,简直是开了时代之先河,给后来者指明了方向。 告诉他们,仗,该怎么打。 燕云庆、还有眼前的这些梁将,那个不曾读过楚帝出道以来,所指挥的每场战例分析,研究过其中精妙之处。 最后分析研究下来,所有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 楚帝,真兵仙也。 嗯,陆渊打仗,向来三分靠自己,七分靠道法,从这方面讲,他也确实当得一声兵仙。 他的打仗手段,别人根本就学不了。 这样一个教科书里走出来的人物,他所指派的大将,自然不可能差到哪去。 谁也不敢有质疑。 不然,别人像现在的燕云庆一样,问一句,你比楚帝还知兵知将吗? 话题瞬间就堵死了。 除非你自认比开了挂的楚帝还厉害,否则谁也不敢小瞧他所派的黄玄。 这也是梁国为什么一听到黄玄的名字,就立刻把燕云庆这位大将派过来应对的原因。 因为侧面想想,能从楚帝的兵仙光环之下,还闯出一个名将头衔,还不能说明黄玄的厉害吗? “总之,从眼前的营寨来看,我是看不出什么破绽的,就算把我放到黄玄的位置上,治军也不过如此了。” 燕云庆总结一句,想了想,又补充道:“甚至可能还不如他。” 毕竟是百万人的大军,能布置防守的一丝破绽都没有,这样的调度治军能力,想想就可怕。 最少,燕云庆是难以保证这点的。 这不是他能力差。 而是作为一个统帅,燕云庆再厉害,也最多保证管理十万人,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不留破绽。 再多,就是自己精力所不及了,必须委任他人。 可换了别人,又难以保证对方有自己这样的能力,能完美的治军,不留疏漏。 果然,这么一想,黄玄之可怕,不,楚军之可怕,太让人知之生惧了。 擅长从细节处看问题的燕云庆,此时通过一个楚军营盘的布置,就看出了对方的可怕。 这不是一个黄玄的可怕。 因为对方再厉害,也只是一人,相比百万大军,根本就微不足道。 楚军可怕的是,他竟能将百万大军,都治理的和黄玄本人亲自管理的一样。 这意味着,楚军内部的中高层将领素质,就算不如黄玄,那也差不到哪去了。 这就不是一个名将,而是一群名将了。 一想到自己在与这样的对手为敌,燕云庆心里的压力,瞬间就剧增起来,再无丝毫轻松想法。 “走,我们再去其它楚军营盘看看,是否与此处一样。” 带着极大的震撼,燕云庆带着部将,急切的往其它楚军的营寨去求证了。 若是所有的楚军都如这里一样,那这一战,可真就如自己说的一样,败之难矣了。 不,不该想着赢,因为那样的楚军,根本就是无敌的了。 自己该想的,是怎么让自己不会输,或者输的不那么难看。 纵马驰骋间,燕云庆于路途中,心事重重。 嗯,陆渊的仙家兵法,再一次祭出,又吓到了一人,还是个天下名将。 楚梁大战还未正式开始,敌人心气就已先低了一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