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9章难捱的寒冬 (第3/3页)
ntent2'> 此战能覆灭西征魏军,最后的数十万残兵,就已经消灭了魏国最后一股精锐主力。 剩下的魏国,纵然还有数百万大军,但也都只是乌合之众,除了守守城外,根本难堪大用。 少了西征魏军这个嵴梁,魏国已经废了。 而作为魏国报废的最大功臣,在草原上一直努力尝试消灭他们的火吐罗军,功劳自然是不小的。 同样的,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整整一百一十余万的火吐罗军,折损在了这场战役之上。 魏国固然被打的残废,可他们又何尝好到哪去? 损失了这么多大军勇士,对于一个人口才千万出头的火吐罗国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魏国是打断了嵴梁,可他们是把整个嵴梁都给抽空了,再难站起。 原本火吐罗军想的,覆灭了魏国主力后,顺势东征,取魏国陷入弥补自身之损失,也随着楚国的入场,化为了泡影。 在楚国的手中,一个已经被打废了的火吐罗国,根本没有丝毫虎口夺食的机会。 他们最后一丝恢复元气的机会,也就此消散。 今后别说继续攻略sao扰关内、朔方了,就是保住自己,都是够呛。 在草原上,人们都是只服从强者的。 如今被抽空了嵴梁的火吐罗国,自然再称不上强者了。 那么原本受他们奴役的草原蛮人,以及迁徙路上,征服的诸多大小部落国家的遗民,那还可能继续乖乖的做他们的奴隶,受他们的压迫。 实质上,整个南部草原中,各个火土罗国之内的附庸部落,已经在蠢蠢欲动了。 甚至都不仅是这些附庸部落。 和南部草原紧邻的雍西拔汗那国、墨罗国,在看到自己邻居这副惨样之后,都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入侵。 现在雍州的局面很明朗了。 曾经的霸主魏国,在楚国的打击之下,迅速衰落,几乎已经成了偏安朝廷,再不成气候。 而有楚国这么一个强国,挡在东边,拔汗那国、墨罗国想要东进,面对的阻力远胜过曾经的魏国。 继续向东迁移的希望,几乎成了渺茫。 这种情况下,只靠他们一国一家之力,已经根本没有机会,从楚国手中争夺生存领土了。 甚至靠他们三家联合,在各有私心,人心不齐的情况下,也机会渺茫。 唯一的机会,大概就是整合三家西域之国,使三者合一,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国。 拔汗那国、墨罗国、火吐罗国三者相加,总人口还是有个四五千万的,底蕴潜力,比开战前的魏国还要强一些。 若真能统一起来,届时举国之力,和楚国力争雍州,再联系其他九州各国配合,说不定还真有那么一丝机会。 不,在这些西域异国眼中,应该说大有可为。 所以眼下一个整合机会摆在眼前,他们当然不会放过。 损失了大半主力,盘踞在整个南部草原的火吐罗国,已然成为了拔汗那国、墨罗国眼中的肥rou。 不出意外的话,今后数年,乃至十年内,雍西以及南部草原地区的异族,应该是没什么精力东顾了。 总而言之,从去年开始,九州各国都陷入到了一种紧张艰苦的氛围中。 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苦苦死撑,难捱下去。 这个时候,捱的越久,撑到最后,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楚国如果撑到了最后,那自然九州一统,天下混一。 各国若是撑到最后,那在陆渊这个超常规战力,不亲自出手的情况下,便可保住现有国祚,继续和楚国耗个百余年。 一直耗到他们先天凋零,再无威慑为止。 这是一场求生求存的比拼,一旦开始,便无回头之路。 …… 三月初春。 休养生息了一冬之后,在各国还在暗舔伤口之际,初步整合了青州东部后。 陆渊再发兵三百万,北上梁郡,征讨大梁。 出兵之日,才稍稍安宁了三四月的九州,瞬间又沸腾起来,兵燹之灾再度降临。 同月。 去年忙碌了一个夏秋后,还滞留在江南,没能得到安置的七百余万移民,也在陆续调派得楚国官员安排下,继续北上迁移。 按照计划,在今年春夏两季,这些第一批移民最后的人,将陆续填充在东海、城阳二郡之中。 也在同月。 岭南、西南,传回消息。 雨林、南海诸夷人,在经过去年试探之后,确认楚国确实已经开始大规模移民,正在放弃两地之后。 瞬间疯狂。 经过一个冬天筹备,到今年春,寒冬稍退,两地迁徙的移民浪潮,蜂拥而来。 楚国布置在岭南、西南的防备兵力,在少了地方百姓的支持之后,根本难以阻挡。 前线官员将领,已经开始请命,希望能逐步撤后防线,退路更加腹心,有充足地方百姓支持的本土区域防守。 将岭南、西南两地,当做西北的河陇,纯用来练兵,以及缓冲之用。 陆渊收到请求之后,稍加思虑,便同意了这个提议。 四极末世,已经越演越烈。 即便是他,也难阻这种大势。 只能在这风浪之中,尽力挣扎,为自己和楚国,寻得一条明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