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_第494章选仙大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4章选仙大会 (第1/3页)

    青阳国,无水城。

    铛铛铛!

    城中街道上,突然响起一连串的敲锣声。

    “天大喜讯!天大喜讯!”

    一个高高嗓子在街上响起,伴随着敲锣声,瞬间传遍了街道:“大家伙听着,青山阁的仙师,派人来咱们无水城,招收新弟子了。

    大家伙家里,有年岁十五以下,没有参加上次选拔的孩子,都可以带过去,让仙师测测根骨。

    只要通过选拔,那立刻就跨入了仙门。

    城主大人也会给其家人,赐下田亩宅地,赏银千两。

    老少乡亲,家里有孩子的,都带过来。

    在城中心官府门口,广场上集合。

    时间紧迫,机会有限,大伙别错过了!”

    铛铛铛!

    “乡亲们……”

    一遍又一遍的叫喊声,重复不断的在城中各处响起。

    水悦酒楼,二楼靠窗座位上。

    衣丹城打开窗,看着外面走过的宣告差役,不由生出好奇。

    “这么快就十年了吗?距离上次仙师来选仙种,已经过了一轮时间了啊。”

    “上次我们无水城,出了近千少年孩童,结果却一个仙种都没选出来,让城主在仙师面前,丢了好大脸面。

    就连这十年的赋税,都惩罚性的加重了一成。

    今年要是再选不出一个仙种来,那按规矩,就要加到三成赋税,这要真执行了,大家伙这十年日子,就真难过了。

    说不定还要饿死人。

    城主大人也是被逼急了,所以才开出如此重赏。”

    旁边茶桌上,几个座位上的客人,议论纷纷。

    “谁说不是呢?”

    有人愤愤不平,带着些嫉妒的说道:“上次咱们旁边的赤土城,才出三百少年,竟然就选中了两个仙种,真是好大运道。

    不仅城中多了两位仙师,就连该成的赋税,也直接给免了。

    甚至还额外再给了一成补贴,这钱从哪来的,还不是咱们无水城出的?

    拿着咱们的钱,去养他们,真真叫人气愤。

    这些年,碰到他们赤土城的人,咱们无水城的都抬不起头来,平白低了一头。

    这次要是再不出个仙种,咱们可就真的要彻底翻不了身了。”

    “说的什么胡话?”

    旁边有人听他这样说,立刻不满道:“为了筹备选仙大会,城主大人不仅动员了城中四千合格少年,还把城外百余座村镇的少年孩童,共计万余人,也全都叫来了。

    甚至还找周边一些城镇,借了他们乡村孩童过来,又凑了几千人。

    总共准备了两万多孩童少年,如此多的人,就算万中挑一,总也能选出两个仙总来吧?

    所以这次肯定能出仙种,你不懂,就别胡言乱语,晦气。”

    附近的人听到,也把不满的目光,投了过来。

    先前说话那人,见自己引起了众人不满,连忙拍了拍自己的嘴,连连赔笑:“是我不会说话,瞧我这臭嘴,该扇,该扇。”

    见此,众人才满意点头,不再理会他。

    转而又开心的讨论起,只是如此多的少年郎,到底能出几个仙种了?

    “要我说,两万多人,怎么着也能出两三个仙种吧?”

    “两三个哪够?最少十个才行。”

    “屁!按往年惯例,运气好的,一千个人就能出一个仙种。我们已经倒霉了十年,这次肯定否极泰来,运气爆发,要出二三十个仙种才行。”

    “若真能出十个以上的仙种,怕是往后百年,咱们无水城的赋税,都能给免了。”

    “不错不错,要是没了仙门赋税,咱们日子就宽裕起来了。”

    “不止呢!多些仙种,出仙师的概率,也就大些。若能多几位仙师,今后咱们无水城的降雨,就能自己包揽了。

    不用每年付出大笔钱财,去青山阁请别的仙师来降雨。

    那才是真正的福泽后世。”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周围所有人的共鸣。

    “是极!是极!”

    整个酒楼内,都点起了头来。

    无水城,无水城,听这个城池的名字,就知晓这是个什么地方了。

    没错,这里就是一片不毛之地,片雨不降。

    城中百姓想要在此生存耕种,唯一的出路,就是请青山阁的仙师过来,以仙术为他们降雨。

    可这仙术降雨,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下一场雨,顶多能用个一月,然后本地就会随着雨水用完,再度陷入干旱中。

    届时,不仅草木植被活不了,他们生活在本地的百姓也将会缺水,活活被渴死。

    所以不管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富裕,无水城周边的百姓,都必须请仙师来降雨。

    可这请仙师降雨,又哪是那么好请的?

    这不仅需要有相熟的仙师,愿意为他们出手。

    每请一个仙师,也需花大笔钱财。

    每年无水城的百姓,都得拿出自己辛苦一年后,收获的三分之一,来请仙师降雨。

    收获的三分之一,这是多么沉重的支出。

    再加上庇护这里的仙门青山阁,每年还要抽取差不多五分之一收入的赋税,又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他们前十年还面临着惩罚,又加了一成的赋税。

    城主府那边,也要收五分之一的赋税。

    层层摊派下来,本地百姓一年的收入,八成以上都要交出去。

    自己能留下的,仅有不到两成。

    这怎么够生活?

    所以十年时间,本地百姓都过得极苦,个个面有菜色,吃不饱是常态,饿死人也是寻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