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卷170章 落面子 (第2/2页)
中,听陆少霖的口气,又知道孙家与她的关系,定不会为难孙家,所以她真不着急了。 “信。”陆少霖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看错,刚刚邱若寒的确是一副不知的模样。 “送给陆大人的那份礼,陆夫人已经将它放在书房了,陆大人记得查收。”至于是什么礼,大家心知肚明,邱若寒特意点出来,也就是告诉陆少霖,她记得陆少霖的事。 咳咳……这种事情被一个小姑娘提出来,难免会尴尬,陆少霖脸色涨红,不过他好歹也算是经风雨的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劳风小姐记挂了。” 如果邱若寒不来,他也是要上门的,身为男人那种事情只要尝过后,哪里能舍得放下,只不过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罢了。 今天还想着,借孙府的事情讨个小人情,可邱若寒却主动上门,还无所求,这让陆少霖心里很熨帖。 “陆大人的事情,若寒哪敢怠慢。”邱若寒云淡风轻的道,就是不主动提孙府的事情。 陆少霖心中暗骂邱若寒越来越狡猾了,但想到邱若寒的人情,还是主动开口了:“邱小姐,今天血衣卫请孙大人去喝茶了。” 血衣卫的茶可不好,一般喝了血衣卫茶的人,没有人能活着出去,邱若寒和她母亲是例外。 “为了什么事?” “贪墨。”陆少霖听到邱若寒追问,心里也舒坦了许多。 邱若寒并不像表面那般不在意,依他对邱若寒的了解,邱若寒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孙翌谨因她而死,她绝对不会冷眼看孙府出事。 “贪墨?就为这点小事被请去血衣卫?这年头哪个当官的不贪墨。”邱若寒嘲讽的道:“陆大人,东陵有不贪墨的官员吗?” 咳咳……陆少霖差点被茶水给呛死了。 他怎么感觉邱若寒那话里有话呢?东陵有没有不贪墨的官员他不知,反正他肯定是贪墨的一员。 “孙大人贪墨的是江南赈灾的银子。”在官场上贪墨很正常,但前提是要做的干净,贪赈灾的银子更正常,毕竟赈灾的银子都是大头。 “孙大人贪赈灾的银子?他什么官职?”这个事情就麻烦了,什么银子不好贪,贪到赈灾头上去了,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被人查出来。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一旦暴出来,不管是与不是,皇上都会抄家灭族以平民愤。 “户部侍郎。”陆少霖盯着向凤轻,他要看邱若寒明不明白。 邱若寒的眼睛瞪圆了:“什么?户部侍郎?他什么时候升上去的?”半年前那孙大人还无官无职,就是坐火箭也升不到那么快。 户部侍郎,好一个户部侍郎,这明显是人家挖了坑等他跳。 陆少霖赞许的点头,邱若寒这是问到了点子上,看样子她也明白,这件事情是有针对孙翌谨的父亲,很早就动手安排了。 “两个月前,一上任就负责江南赈灾的银子,这件事是安国公上的折子,证据不少。”陆少霖也不隐瞒,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安国公?还真是一个不安分的主,欺负我好说话是吧。”邱若寒脸色一沉,身上隐有杀伐之气,陆少霖看得心中一颤:这邱小姐还真像凤将军,不怒自威。 “安国公今天替皇上,从连宸山拉回一车震天雷。”陆少霖知道邱若寒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但还是出口提醒,安国公此时盛眷正荣,正面对上太不智了。 “什么?震天雷?是李想拿出来的?”邱若寒这下真是惊到好了,她原本以为把李想弄成残废,他短时间内起不了乱子,却没有想到…… 这年头,谁也不比谁笨,倒是她小瞧人了。 “是,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陆少霖身为血衣卫统领,他自有他的渠道。 邱若寒点头,表示自己不会乱说,她虽然对李想很不满,但也不会让陆少霖发现,陆少霖再怎么说也是皇上的人。 “多谢陆大人提醒,若寒知道该怎么做了。”邱若寒站了起来,朝陆少霖做揖道谢。 “邱小姐言重了,举手之劳罢了。”陆少霖连忙起身,侧过身子不肯受礼,邱若寒也不勉强:“陆大人,孙大人的女儿于我有救命之恩,孙大人在血衣卫还劳烦陆大人你照看一二,孙大人年纪大了,怕是受不得刑。” “邱小姐放心,孙大人在血衣卫不会受委屈,陆某相信孙大人不是那样的人。”陆少霖知道邱若寒一定会为孙大人的事情奔走。 他到要看看,邱若寒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不能把这件事情摆平。 “多谢陆大人,孙大人出这样的事情,孙大人的家眷想必心急如焚,若寒要去孙府一趟,还请陆大人转告陆夫人一声,若寒多谢陆夫人的好意,晚膳就不麻烦了,改日再来赔罪。” 陆少霖没有挽留,同时大方的道:“邱小姐,如果孙家人担心的话,明天可以去血衣卫走一趟。” 那就是说,他允许孙家人探监。 邱若寒双眼一亮,点了点头:“陆大人的恩情,若寒记住了。” 这绝对是天大的恩情,要知道当初她被关进血衣卫,就是王锦凌、宇文元化都没有办法进去探监。 这个陆少霖倒是有意思的人。 邱若寒上了马车,直接赶到孙府,如邱若寒所料的那般,孙府上下愁云惨淡,整个孙府死气腾腾的,没有半丝的活力。 邱若寒叹了口气,当初升侍郎时,孙家人怎么就不多想想呢?天上可不会无原无故的掉馅饼,就算掉下来也不会刚好砸在你头上。 虽不满孙家人的不谨慎,可想到孙翌谨,想到孙家会落得如此惨境,或多或少都与她邱若寒有关,再多的不满也消散了…… 孙府的人见到邱若寒,就如同溺水的人见到浮木一般。 “邱小姐,我爹他不会贪墨,他绝不会含赈灾的银子。” 孙家两位公子,大公子跟着宇文元化去了边关,二公子在王家求学,此时主持孙家大局的,就是孙家二公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