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回:逼反苏峻 于公何益? (第2/3页)
邓攸说:“不如设置侨州!” 庾亮问道:“何意?” 邓攸说:“现司州,并州,纷纷沦陷,二州流民纷纷怀望故土,不如在此拆散大郡,设置南司州,南并州之地。” 庾亮说此倒是可为之法,庾亮看向陶侃,只见陶侃双眼合壁,摇摇欲坠,手中护板跌落,庾亮开口道:“陶使君意下如何?” 陶侃惊醒,弯腰捡起护板,说:“庾公所言极是,臣当谨尊之。”众人大笑,此时陶侃手中护板拿反,又慌忙重新调整。 庾亮开口说:“敢问陶使君,我所说为何事?” 陶侃说:“臣卯时而至,现困疲不已,望庾公见谅。” 庾亮笑道:“御史!写载:侃至朝,一时而困。”御史将其录入,众臣低笑,只有应詹和刘遐二人面色苍白,不能笑言。 朝议结束,众人各自离去,陶侃,应詹,苏峻,祖约等纷纷回各自州郡。而此时却卞壸和庾亮一路。 卞壸对庾亮说:“今日朝议,王导不言兵事,且意托病不朝,恐暗藏霍心。” 庾亮说:“当严加防备,王氏不可再掌朝于晋。” 郗鉴和王导一同离去,郗鉴说:“今日朝议,不知庾亮何意?言北伐之事,定有jianian诈!” 王导说:“庾亮未掌朝时,政令如一,万事先询问先帝,后与我等共同商议,商议过后再做决断,如今不想专权自断,排斥异己。” 郗鉴说道:“朝中唯有明公可制衡庾亮,如庾亮日久擅权,恐如杨骏之事。” 王导说:“我老矣,恐时日无多,我去之时,晋必将再乱。” 朝会结束,庾冰故意留下邓攸,并命其入府奏事。尚书左仆射邓攸面见庾冰,庾冰问道:“先生可知霍乱天下者现处何方?” 邓攸说道:“不知,请庾侍中点明一二。” 庾冰说:“祖约,其麾下之士,可为朝廷之患。” 邓攸说:“祖约乃祖逖之弟,怎会霍乱朝政,且我与祖约速来交好,怎会不知其心?” 庾冰说:“祖约意在拉拢于你,与你交好是为伺机而动,祖约为人你我素有耳闻,成事在后,预事与先。” 邓攸说:“听汝所言,意是暗察其动向?” 庾冰说:“非也,乃与其交好,熟络其众,策反其肱骨,届时可速谋也。” 邓攸说道:“我便一试。” 此时徐州刺史刘遐病重,上书道:“请立郭默接任防务,镇广陵。” 庾亮得知后决定命庾翼为徐州刺史,侄子庾芳为北中郎将。郭默为偏左将军。王导得知后极力反对,和司马羕、司马宗三人一起到庾府,庾亮接见王导,司马羕和司马宗。王导说:“我得知庾公欲以庾翼为徐州刺史,前来相祝。” 庾亮说:“此是何意?你先前所奏乃是『不知兵者不可任也』为何又改换言辞?” 庾亮说完将王导奏书拿给王导,王导没有打开,缓缓说道:“我老矣,庾翼之事确实难以同意。” 庾亮问道:“昔日王氏子弟出将,武墨弄文之人皆可担任校尉参军,庾翼善读兵法,远胜庸才,为何不能出任徐州刺史?” 王导说:“正是昔日参将、校尉等职交由清谈玄学之人,导致王师履败于王敦,先帝整肃,得以出师有令。” 王导又说:“赵括纸上谈兵使赵败于秦,现庾翼虽然善兵法,却没有实战,难以论其才,难以任徐州刺史。” 庾亮说道:“汝以为何人可用?” 王导说:“高平县侯郗鉴,其人善兵法,又有实战之果,出于寒门对于流民治理有方,立其为徐州刺史,接替刘遐。” 王导见庾亮站立不动,又说道:“庾芳年纪尚轻,不足以任北中郎将,我请庾公命刘遐麾下郭默,但此重任。” 司马羕对庾亮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知兵者不可为任。” 庾亮只能答应王导和司马羕说道:“就依你二人所言。令郗鉴为徐州刺史!”司马羕和司马宗还有王导听后还是不愿离去,庾亮又问道:“还有何事?” 司马宗说:“庾公空口无凭,需诏命急发。” 庾亮听后于是写诏书,写到“刘遐病故后,以车骑将军郗鉴为徐州刺史,郭默为北中郎将,假节,监淮北诸军。”写完刻印,说:“三位若无他事,还请归府。”司马羕和司马宗还有王导缓步离去。 邓攸此时面见苏峻,将庾冰之事和盘托出,苏峻说:“庾氏打仗不行,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