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方淮的计划(下) (第2/2页)
身体扭了扭,手扶在桌边,想发火。 甲鱼就够补了嘛!搞这么明显干什么?! 方淮却略显正式的叫了一声: “爸爸,妈。” 俩人看过来。 方淮咂了咂嘴儿,继续道: “我叫你们定居这里,是有事托你们帮我做,我不能做生意,请你们帮我开家公司。” 方开扬看方淮越说越认真,不禁看向张中庭,严肃道:“老二…方淮真有钱?这事,可不能合他的伙哄我们啊!” 张中庭深知姐夫的意,笑着解释道: “有没有钱明天我带你们去那个签约的公司看一趟,就知道了。 我是相信方淮的,才华这东西,不看年龄大小,他写的一首歌,已经被我们总队采用,还准备授予三等功,刚才你们也听到了。 他的才华毋庸置疑。 而且要是有钱,这是合法版权收入,你们不用担心。” 此刻,俩人的心都真提起来了。 刚才可以当闹剧,即使方淮现在说骗他们,他们也高兴,但提到定居,就要慎重了。 一个家庭的生计,不能由着孩子闹。 方淮直接一颗定心丸:“那我先说,舅舅明天带你们去看,确定有钱,你们再认真考虑我的话,行吧?” 方开扬这才点头,摆出个认真态度: “行,你说。” 张梅也点了点头。 方淮这才继续道:“家电下乡,你们晓得吧?政府去年12月下发的新政策。” 张中庭听到这,也摆出个认真的态度,补充道:“农民家电补贴是吧?” 方淮点头: “对,我觉得,这是个挣大钱的机会。 国家把进出口关税退税补贴海外消费者的13%,补贴给了农民,从拉动外需转为内需。 这件事,利国利民,我看会越做越大。 我觉得可以成立一个代销公司,帮一些滞销的家电生产企业率先打开云贵川的农村市场。 我们率先把握政策,铺设农村销售门店,占领销售渠道,如果能做好,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厂家加入我们的供应端进行试水。”
两口子听着“云贵川”三个字就不敢发话,觉得范围实在大得吓人。 他们开个小餐馆,连条街都服务不完,三个省? 张中庭渠却听得眼神渐亮: “小伙,从哪里学的?” 方淮摆出个神棍的微笑:“天机。” “哟?”张中庭手一抱,有了些考量的意思:“你准备让你爸妈做什么?” 方淮这才四指在桌上点了点:“四川地域最大,乡镇也最多,我想从四川开始,先成立公司,维护一下地方关系,一边找供应商,一边搞前期宣传。” 张中庭闻言,似笑非笑:“怎么维护?怎么宣传?” 方淮对张中庭的一唱一和很是满意,笑道: “政府,当然不能送钱了!我们卖电器的,就送电器嘛,电炉,风扇… 不过咱们是消防人,也可以考虑送点应急广播系统什么的,靠无线电信号传播,发射器可以有备用电池供电,广播也带备用电源那种。 这些东西,乡镇上都是很实用的,平时挂在高处,乡镇政府可以播放点政府政策,临时通知什么的,有什么灾害,也可以通知避难。 而且还不怕停电! 我们还能在广播U盘里备份一些火灾,自然灾害的紧急逃生方案。 如果你在那边有认识的战友,也可以让他们跟乡镇政府交涉一下。 每天午休后,晚饭后,时不时播放一下,也算为消防宣传出份力了。 消防消防,防消结合嘛,东西都是现成的,多宣传,说不定还能给乡镇消防工作减轻些压力。” 这个计划,是方淮深思熟虑的最终结果。 那天天灾发生正是午休时间,不管平时宣传有没有用,但如果能通过这种无线电控制的高音喇叭叫醒更多的人,或许,就是个好的结果了。 如此大的范围,他这点钱,也只能花小钱,办大事了。 如果事后还能留下一些,对通知灾害情况什么的,也有益。 受灾最严重的几乎都是乡镇,家电下乡,就往镇乡里送,正好。 张中庭听他不是送钱,心里提起的一口气才松下来,道: “这倒算个公益,不过一套村村通的无线大喇叭,便宜的都得两千多块一套吧?你要的全备用电源,就更贵了!你准备送多少套?” 方淮这才嘿嘿一笑: “舅,你不送贵的,先进的,人家怎么会把原来的有线烂喇叭给换了? 你有没有关系,能采购到便宜点的? 要大,声音又亮的。 我想喷绘点公司图标在上面,要顺手帮我们打打广告嘛! 家电下乡,得老百姓知道实惠,还得有公信力,政府的大喇叭上贴着我们的广告,公信力不就上来了?互惠互利啊! 这,不就是宣传?” 张中庭这才明白方淮的意思。 这小子,jianian商啊。 这不就跟路灯工程一样?商家免费送政府广告牌路灯,上面贴着自家的广告,政府省了采购成本,商家送的设备添做广告费。 “行啊…有点脑子,这件事情,也确实对消防宣传有益! 我可以帮你联系进货,也可以联系联系那边总队的战友问问宣传的事。 说吧,要多少套?” 方淮看着张中庭赞叹的神情,心里不由得笑了笑。 你要都觉得合理,那就是合理了。 “一个多月内,我手上起码有四百万,就按这个数,来他个一两千套吧!先把名气打出去! 就搞个人未到,声先到! 有了这套宣传,有了名气,以后电器供应商的条件就好谈了!” 张中庭这才惊诧起来: “方总…大手笔啊!” 方淮谦虚一笑:“首长,为人民服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