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_第一百八十九章 两百个指导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两百个指导员 (第2/2页)



    “这可不行啊!有合同的!一年36%,走法庭我也不怕!

    这钱,你们得一次性还清!你要再拖,多出来的时间,利息你也必须得给!”

    一句话,又把老两口急得抹眼泪。

    两个月,王云坤的抚恤金才到账,利息又得小八千。

    皮夹克看两口子软下来,也不闹了,笑着看向刚才欲动手的几名战士,笑道:

    “您几位和他感情这么好,要不,你们想想办法?拖着,可是有利息的,要是在这儿还不清,我可得跟着他们回家了。”

    几位战士和叶加洪也是抹着额头,不知道怎么办。

    叶加洪除开大学,也才拿四年的工资,而且首付买了套房,压根没啥积蓄。

    其他的战士,各有各的困难。

    “凑一凑吧,大家打电话,帮忙借一借。”叶加洪无奈道。

    他心里也明白,穿了军装,借钱一样得按合同还。

    这个傻不愣腾的王云坤,瞎借什么钱?穷大方什么?哎!

    几人拿出手机,都开始盘算,怎么才能凑到这么多钱。

    此时,门口走进了几个气宇轩昂,身着军装的中年人。

    叶加洪一看,立马站起来,大喊道:“支队长!参谋长!教导员!”

    其他几名战士见着几名校官,也站了起来。

    张中庭打量了他一眼,却没理,走到灵前正中,郑重敬了个礼。

    几人依次上前,敬礼。

    最后一个,穿的是迷彩服,却没有军衔。

    依然上前,注视了一下英雄的照片,抬手,敬了个不甚标准的军礼。

    这人,叶加洪见过。

    方淮的父亲。

    几人的出现,立马引起了大厅内的广泛注意。

    几人敬礼完毕,张中庭才走向王云坤父母这一桌。

    这几人的威势可跟一桌的大头兵们不同,刚才的皮夹克再不敢吱声,身子也坐直了一些。

    “小叶,支队大演习在即,听说你撂挑子,不想干了?”张中庭笑着,不冷不热地问了一句。

    话音一落,叶加洪都还没来得及解释。

    “他妈了个巴…”身后的何老教已经骂骂咧咧,冲上来要干他了。

    叶加洪立马捂住了脸,旁边几个士官也吓得够呛。

    何老教却被张中庭抬手给拦住了。

    叶加洪战战兢兢松了口气,还好领导在,要不,何老教那是说动手,真动手。

    张中庭却小声道:“英雄灵堂,你一会带回去再打。”

    周边的几个战士都吓懵了。

    叶加洪更是头皮发麻,不知道一会怎么交代。

    曹毅抓耳挠腮的中队长思想问题,何老教只是抬了抬手,就给他治好了一半。

    “你们是…王云坤英雄的家属吧?”张中庭询问道。

    “啊,是,是,领导,小叶犯什么错了?你们不要打他啊!”王云坤父母立马站起来哀求道。

    昨天一晚上,叶加洪忙里忙外,又给了这么多钱,他们老两口也十分感动。

    “不打,不打,小叶,你先回去。”张中庭笑道。

    谁知,叶加洪一见老两口这么维护他,眼眶又红了:“支队长,今天我一定要帮叔叔阿姨解决了问题再走!教导员,我出来是没请假,你处分我嘛!”

    “噫,老子…”何老教恨得后槽牙都嘬紧了:“你能解决个毛问题?爬!”

    张中庭却笑道:“今天我们来,就是解决问题的,王云坤英雄没评上烈士,我们很遗憾,但是我们支队请到了淮力电器的方总,方总听说这个情况,非常感动,决定赞助十万元,以表对英烈家属的慰问。”

    大家都愣了。

    叶加洪脑子里搜索了半天,再次确认,这个男人,就是方淮的父亲。

    方,姓也对得上。

    方淮不是家庭条件不好吗??怎么又成了支队请来赞助的方总了?

    “领导…英烈家属是哪个?”王云坤母亲激动了,看着张中庭道。

    “大哥,大姐,就是你们。”方开扬终于开了口。

    说着,从手里的提包拿出一捆现金,放到了桌上。

    “你…你们…感谢领导关心啊……”

    老两口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见着一场这么及时的雨,说着,就要跪下。

    方开扬立马去搀扶:“不不不!我是退伍兵,我儿子也是现役消防兵,这是应该的!”

    稳住了老两口,这才转头,对着叶队长道:“叶队长,你来一下吧。”

    叶加洪此时心里已经松快了八分,立马跑步到了方开扬面前,敬了个礼。

    “叔叔你好,感谢你啊!真的帮了大忙了!”

    方开扬却把叶加洪拉到了一边,道:

    “我也是老兵,叫你小叶,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叶加洪连连点头。

    方开扬此时才有了几分严肃:

    “叶队长,我儿子方淮专门让我来一趟,就是为了对你在他担任副班长时对他的告诫表示感谢,并且,请我向你转达一句话: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只是地名没提,也改了名字。

    当时作者想了很多。

    烈士机制,珍惜时间,干部的原则性,士兵的消费观,借贷…

    所以这几章,想写的东西比较杂,用这个真实事件的改编,一股脑搞里头了,现在想想,好像有点搞杂了,如果看得不太舒服的,见谅。

    明天开始补本月的月票和订阅加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